“防汛抗洪进行时”系列报道四
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入汛以来苏州多次遭强降雨袭击,河湖水位持续上涨,汛情一度告急。连日来,苏州各地各部门全力应对雨势汛情,强化气象预判、信息沟通、应急值守、对策研究和综合调度,打好防汛排涝攻坚战、持久战,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河湖水位超历史最高水平
苏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消息,入汛以来,苏州面均降雨量669.9毫米,较多年同期平均降雨总量多142%;入梅以来,苏州梅雨量361.9毫米,较多年平均梅雨总量多72%。苏州市河湖水位普遍上涨,主要站点水位全面超警。7月7日15时,太湖平均水位达4.84米,为今年最高,超警戒水位1.04米;京杭大运河枫桥站水位4.43米,超警戒水位0.63米,最高为7月2日10时,达4.82米,超历史最高水位。数据显示,太湖平均水位、京杭运河枫桥水位已持续超警16天。
受到前期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共同影响,苏州部分不设防地区、低洼片区、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积水,部分堤防出现漫堤。据不完全统计,吴中区光福镇受运河高水位影响,半高田不设防地区受涝较为严重;相城区运河沿线望亭低洼片区受淹居民较多,紧急转移了运河沿线一千多位居民;姑苏区大运河姚家浜段堤防出现渗漏;高新区多条道路积水较深,苏州科技大学曙光南闸围堰局部坍塌等。
打有准备之战保群众安危
位于大运河东侧的姑苏区留园街道,部分地势低洼地区内涝较为严重。7月3日,留园街道辖区积水深度最高达60厘米,共有268户居民家中不同程度进水,受灾人口647人。该街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街道联合公安、河道管理处、区城管等应急力量,投入8台水泵、2台挖掘机、1000多个膨胀包,并转移安置170余人。第二天辖区积水明显缓解。
出现险情及时应对,离不开充足的汛前准备。为落实防汛防旱责任制,苏州针对全市86镇(街道)人员变动情况,调整防汛指挥机构,并对外公布长江、太湖、望虞河、太浦河、淀山湖等大江大河水利工程及城市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名单,落实大江大河及城市防汛责任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据近年来水情、工情、汛情及机构职能的变化,苏州修订《苏州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和《苏州市防台风应急预案》,增加了民防局、便民服务中心、轨道交通集团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各市、区也根据实际情况对各自预案进行修订,目前吴中、相城、姑苏、高新区已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常熟市、吴江区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太仓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苏州本级防汛物资仓库已紧急调度各类物资、抢险设备至相城区、姑苏区、高新区防指、交通局、航道处,包括移动泵车1台、发电机组2套、移动机泵33台、土工布袋1万只。”苏州水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夏坚介绍,为提高应对突发强降雨能力,苏州共储备了袋类392万只,木材1497立方米,毛竹、树棍9.7万枝,块石5.3万吨,土工布37万平方米,移动抢险机泵4995台套。
主要领导担当防汛第一责任人
防汛排涝是攻坚战和持久战。7月7日上午,在苏州水利局五楼会议室,各区、县板块的防汛督查组成员就负责区域防汛检查情况做汇报,完善下一步防汛预案。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上演。面对日益严峻的汛情,苏州各地由主要领导担当第一责任人,深入一线、分管领导具体指挥、及时高效决策,各部门密切协调配合,重点防御薄弱环节,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京杭运河城区段自7月2日起停航;苏州七浦塘江边枢纽泵站应急启用动力排水;开启黄花泾船闸排涝控制圩区外排水量;浒浦套闸、杨林船闸、浏河船闸停航参与泄洪……4月以来,苏州加大河湖预降预排力度全力排水,截至7月7日,苏州共下发防汛防旱调度令48次,已累计排水38.4亿方。
防汛抢险,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目前,长江、环太湖、大运河沿线及其他重点防御地区每天出动约1000人次,开展拉网式全天候巡查,发现险情立即处置;对险工隐患段应急加高加固并就近落实物资、抢险设备;除了职能部门,社会各界纷纷参与到防汛中来,苏州水利工程公司、苏州创元、苏州建设集团、中亿丰等4个在苏施工企业积极参与防汛抢险,落实人员180人、挖机18台;解放军和民兵预备役2400人、驻苏武警部队1500人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抢险工作。(供稿:苏州市水利局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