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粮食局大力推进粮食应急保供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增强粮食应急保供能力,确保粮食安全,阜宁县粮食局按照“合理布点、全面覆盖、平时自营、急时应急”的原则,通过加强粮食加工、供应和储运等应急网点的布局及建设,形成布局合理、体系完整的粮食应急保供网络,确保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事件等紧急状态时,有粮可用、有粮可调,保障全县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修订应急保供预案。由县政府牵头,与县监管局、公安局、交运局、财政局、农发行等部门共同修订《粮食应急保供预案》。建立粮食应急保供预警机制,将预警等级分为四级,遇有粮食市场发生抢购、涨价等苗头倾向或其他紧急情况,各相关部门共同确定预警等级,迅速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尽快平息市场波动。
二、落实县级储备计划。积极向县政府争取新增县级储备小麦计划,并已落实到位,基本满足“粮食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要求。从数量、质量、轮换、账务及仓储等方面,加强县储粮日常管理和监管力度,确保应急时调得动、用得上。
三、确定应急加工网点。根据粮食应急加工需要,结合应急供应、储运需求,兼顾优先选择具备小包装粮油生产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应急供应和质量安全需要,确定4家大型粮油加工企业为应急加工点。同时,加强应急加工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可追溯制度,确保供应粮食质量安全。
四、增加应急供应网点。在现有粮食应急供应点的基础上,根据“三位一体”要求,按照地理位置优越、经营状况良好、店面标识明显、交通便利、民众熟知、信誉度高等标准择优选定,确保各乡镇、街道至少达到1个应急供应点,实现应急供应网点科学布局、乡镇和街道全覆盖。
五、建立应急配送中心。利用2年左右时间,以中粮米业为依托,通过仓储设施、运输设备、信息技术等配套支持,建立成品粮油配送中心。逐步加大对低温储藏能力和应急运输等设施投入,使之成为储运、加工、配送一体化的应急配送示范企业。
六、签订协议统一挂牌。采取企业自愿、政府认定、部门监管、合同约束、动态调整的方式,与各应急保供网点签订协议,统一挂牌。建立网点档案和数据库,随时掌握应急网点动态,确保应急保供网点有效正常运行,发挥应急保供作用。(阜宁县粮食局 孙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