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三个到位”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行动长效机制落实

20.04.2015  10:56

 

日前,笔者慕名来到阜宁县东沟镇何桥村,只见这里绿树成荫,河道通畅,道路整洁,农民的家前屋后,基本没有乱堆乱放的杂物,也没有散养的家畜家禽出现,在村组的主要道口,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看到一个垃圾桶或垃圾池,只见八九个保洁人员在路上清扫路面、在捡拾杂物、在清运垃圾。这是阜宁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长效管理的一个缩影。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阜宁县按照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要求,以“三清三创”活动为载体,在全县范围内连续4年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先后涌现出益林镇马家荡自然村、羊寨镇外口自然村、罗桥镇晓光自然村、陈集镇停西自然村、板湖镇陈庄自然村、东沟镇何桥村六组等一大批三星级康居乡村示范典型和多个二星级、一星级、环境整洁村,并相继顺利通过省、市组织的阶段性工作验收。为全面落实该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该县专门下发了《阜宁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同时,采取“三个到位”方法,全面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向纵深方向推进。一是环卫设施配备到位。该县要求各镇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所有村组,按照便民的原则和要求,统一购买成品垃圾桶或以方砖为主材建设垃圾池,确保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垃圾能够有固定的存放场所。二是保洁人员落实到位。为能够及时清扫、捡拾、清运各村组的生活垃圾,该县要求每村招聘一定数量的保洁人员,保洁人员要责任心强,工作勤奋,按时考勤,同时,按照财政配套、农民自筹、集体补差等经费渠道来源,全面落实保洁人员工资待遇。三是储运体系建设到位。为确保农民生产生活垃圾能够定点定期转移,该县在全县各村组建设垃圾池的基础上,每个镇或较大的社区都建设1-2个垃圾中转站,同时,在远离居民、远离水源、远离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县内指定地点,设立垃圾集中处理填埋场,确保组收集、村集运、镇中转、县处理垃圾储运体系全面建立。(周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