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增高了,“增量”何处寻

26.09.2017  09:33

   聚焦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③

 

  江淮生态经济区为江苏的区域规划和发展,描绘了绿色升级与特色致富并行不悖的新路径。水美景幽、园区林立,“互联网+”“农业+”“旅游+”的新经济气息,必将在这片广袤的热土上铺陈、奔涌。

  然而,提高门槛、转型发展,决非一蹴而就。“门槛不高时,这里对产业、人才的吸引力相较苏南就有一定差距,提高门槛之后,靠什么来吸引绿色、高端要素?”这并非少数人的担心。如何在提高门槛的同时,守住发展的底线、注入发展的血液、秉持发展的耐心、调动发展的热情,是江淮建设者们面临的崭新时代课题。

   要变革,就要提高门槛

  长期以来,久处承接转移产能的低梯度地区,和苏南相比,苏北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量一直相对滞缓。面对过去不尽合理的发展模式,面对百姓对生活质量和收入增长的“双高”要求,深刻变革,成为全面协调发展的唯一出路。

  “党代会后我到各地调研,很多同志都谈到江苏的区域协调发展已经到了新的阶段,要有新的谋划和布局。”这是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李强书记的肺腑之言。

  十八大以来,生态与发展并重的理念深入人心。回望江淮大地,曾经各自为营的粗放式发展,已无法为这片区域提供持久动力。李强书记“提着篮子选好菜”的生动比喻,形象地说明,提高区域产业水准、把好生态特色之门,就是下一阶段区域工作的重中之重。

  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说,绿色发展是解放该区域生产力的优选动能,在多年来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后反观,“江淮地区自然禀赋好,其生态方面的价值对全省而言,比其他方面的价值更加突出”。就此,“1+3”区划发展蓝图中唯一直接打出“生态”标志的区域,锚定江淮。

  “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首先要实现发展思路和路径的转变,各地应根据不同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研究各自的功能定位。”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章寿荣解释说,通过区划功能定位,提高产业布局门槛,要把适合江淮生态经济区的绿色产业、主题产业引进来,把定位不同和不适宜发展的产业换出去;同时,江淮生态经济区要由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转,提高行政规划和政府工作管理考评上的门槛,从过去“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向今后“生态建设也是成就”的长效发展观过渡。

  江淮要成“绿心”,门槛是保障。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介绍,近年来,他们坚持特色打造,充分运用“生态+”“互联网+”“旅游+”等新模式,推动了精致农业、电子商务、民宿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为此,他们围绕生态经济发展对县乡机构进行了集成改革,推动乡镇差别化组建机构,并积极推进以“三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改革,积极探索路径转换的新路子。

   要增量,就要耐心创新

  时至今日,江淮大地“手无寸铁”成为当地人最大的痛点。交通运输的不便利,限制了人才的流动,抑制了高端产业的进入。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连徐高铁,连淮扬镇、徐宿淮盐等铁路网线正处于紧锣密鼓地推进过程中。随着一批批铁路项目的启动,宿迁、淮安、盐城等地进入高铁时代已经为期不远。

  互联网,同样是时代班列带来的一把尚方宝剑。2015年3月,“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始作为一项施政理念出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俯首江淮大地时,仍然发现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可以在“互联网+”现有基础上走向纵深,走出一条现代化的产业链,创出一片宽广的产业空间。

  增量,是谈到发展大家最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利用好生态禀赋、确保生态美的同时,促成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在数量上能有直观反馈?章寿荣觉得,眼下慢不得,但也急不得。他告诉记者,谈经济增量和区域吸引力,首先要有大局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的同时,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要认识到“不论是由基建还是由生态换来的财富,都将是可观的长线收益”,江淮生态经济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薄弱,很多方面不能越过先抓基建的环节直接谈短期速效的投资回报。因此,要擅于抓住大的发展机会带动横向配套发展,例如高铁和互联网就是带动一系列“农业+”“旅游+”“生态+”等行动计划的关键;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尤其对回报周期较长的项目,要多鼓励,也要沉住气、憋足劲、潜心推动创新的孵化。

  人口红利消退了,创新驱动的红利已悄然而至。与此同时,江淮大地上深厚的农业基因和优质的旅游资源,也在新定位的召唤下熠熠生辉。阜宁县委书记顾云岭表示,“作为生态区,发展的门槛在提高,但科学严谨地规划一幅可供江淮人民永续发展的蓝图,却给整个区域的进化升级带来了可能。

   要稳进,就要完善气候

  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后,有关各地围绕新定位已经忙碌起来。

  “我们重点关注产业、人才和机制三个方面,这也是推进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所在。” 泗阳县委书记徐勤忠介绍,特色产业培育将是重中之重,工业主抓生态化改造,农业主抓结构调整,服务业主抓生态旅游。深入实施“泗水英才”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打好政策、招引、效益、服务“四张牌”,吸引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在外成功人士以及乡贤到泗阳创业发展。体制机制也将迎来深度变革。“初步打算围绕生态经济发展,组建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产业等机构,打破部门、身份和岗位限制,实行统筹调剂、分类管理;同时,聚焦现代农业、生态廊道、资源保护等重点工作,制定出台乡镇特色发展分类考核办法。

  不过,多位生态经济区内的受访者也向记者坦言“机遇与压力并存”,压力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资金投入的压力。前期投入会很大,短期又难有收益;二是技术操作的压力。生态经济发展是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循,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等一些关键性工程的实施,要产生预期的效益,外部常态化的技术支持和操作辅导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区域内普遍缺乏相关资源;三是同质竞争的压力。大家都在抢抓机遇,会否出现都去引培绿色高端产业,为了吸引项目搞优惠政策的竞争……

  对此,章寿荣认为,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统筹每个市县的主导产业,推动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和特色化建设。对于地方财政压力,则可把PPP模式引入,同时加大省里的专项扶持。对于人才招引,鼓励“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也可以根据特色产业搭建平台,和域外高校对接互动,鼓励高校人员前来创业。

  区域发展门槛的提高、产业进入门槛的提高,也正是创新思路、调整策略,全方位迎接智力、技术、资本、人才、政策等新的发展要素的大好机遇。

  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江淮生态经济区未来可期!

  ( 李睿哲  杭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