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门前三包“满月” 数万商户加入500多个自治联盟
龙虎网讯 6月3日一早,玄武区板仓街上的小吃经营户沈老板,手机就收到了来自自治联盟微信群的一组照片,画面是同一条街上一家商户门前整洁有序的场景,照片赢得了微信群里其他商家一片点赞。市城管局相关人士日前透露,今年5月1日新的南京市门前三包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一个月时间,全市已经建立起500多个自治联盟。像沈老板这样加盟的大小商户,不完全统计达两三万家。
“我们街道,一个月时间就新建了近20个自治联盟,近千户商家加入,占到街道全部商户的七八成。”玄武区玄武湖街道城建城管中心副主任王志告诉记者,自治联盟由社区、街道牵头,一般按照所在道路划分,每个联盟成员商户40到50家。加入自治联盟后,商家要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自治联盟公约,成员之间相互监督门前三包执行情况,随时在微信群里给予点赞或差评,每月还对排名靠前和落后的商家张榜公布。
市城管局市容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版门前三包实施一个月,门前三包责任书签约率已经达到100%。作为推动新版门前三包的一项重要举措,自治联盟已经在全市各区、各街道推广。自治联盟组建的形式也是因地制宜,有的按照地理区位划分,有的依托行业协会组建,有的根据经营内容设立。
记者了解到,除推动建立自治联盟等“规定动作”外,各街道在落实门前三包上也有各自高招。比如,鼓楼区中央门街道,针对广东路、新门口等路段夏季龙虾摊点、水果摊点倚门出摊现象,对违规多发的四五十家商户负责人组织上课培训,再有违规,重新培训;同时,与区市场监督局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对违规商户,工商、食药监等部门都参与联合执法。中央门街道城管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过去带头违规的商户,如今在落实门前三包上带起了头。”
新门前三包实施一个月,违规现象还有没有?一位街道城管负责人坦言,“还有,但是我们现在执法,遇到的矛盾阻力少了”。他表示,通过建立自治联盟、签订责任承诺以及反复宣传,最大的变化是过去一些把违规行为当成理所当然的商户,现在心里知道这样是错的,即便有违规行为,也比较收敛,“过去处罚、整治才能解决的事,现在打个招呼,立马改正。”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一个月的实践,门前三包新的治理架构已经初步建立,本月底前,将继续指导加快组建各种类型的门前三包联盟组织,鼓励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搭建新时期门前三包的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参与平台,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新常态。(记者 刘晓)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