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靖江段 多次发现“江豚戏水”
“江豚跃浪亮晶晶,远古游来淡水鲸”,说的就是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江豚。今年以来,我市渔政部门和渔民多次在长江靖江段发现江豚戏水的场景。
“江豚是一种很害羞的动物,一般不会沿着水面游泳,所以观察它,主要靠运气。”市渔政监督大队工作人员徐宇彬向记者描述了看到“江豚戏水”时的情景。据悉,上月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启动了长江下游江豚科学考察活动,为下一步针对性开展江豚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徐宇彬和另一位靖江籍同事景纪明参与了此次考察。近日,当考察船开到我市马洲岛附近时,江面上突然出现了江豚大半个头和另外一个灰黑色光亮的脊背。“当时整条船上的人都非常激动,但是实在是太快,几乎是一闪而过。”徐宇彬说。
同船的景纪明证实了徐宇彬的说法。“这次在长江靖江段只观察到了这一处江豚,但今年上半年还遇到过两次。”景纪明介绍,今年春季,市渔政部门在江面巡查执法时就曾“偶遇”戏水的江豚,分别在江阴长江大桥的两侧,两次都是“单枪匹马”的一只江豚。
提起江豚,在江面上打拼了30多年的渔民龚福祥兴奋不已,今年刀鱼捕捞季,他就遇到了江豚。今年4月初,龚福祥和船员从夏仕港出发,向南面开阔江面行驶。刚准备收网,就看到船正前方约200米处,一条黑色的江豚从宽阔的水面“拱”了出来。龚福祥说,渔民称江豚为江猪,每当刮大风的时候它都会露出水面,头部朝着起风的方向“拜风”。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跟随父辈下水捕鱼时,随处可见“拖家带口”的江豚家族。到上世纪90年代,江面上渔船、客船、黄沙船越来越多,江豚的数量明显少了,到2000年左右,几乎就看不见了。
“自古以来长江靖江段都是江豚最偏爱的地域之一。”市渔政监督大队副大队长沈林宏说,这主要跟靖江段特殊的水文环境有关。我市江面在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天然江心岛。东面的马洲岛,与西面泰兴靖江交界处的一个小岛两相呼应,这样的水系条件极易形成旋流区和回流区,水体营养物质丰富,进而聚集大量鱼虾等食性饵料资源,引来江豚。近年来由于渔业捕捞、航运作业、水质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江中的江豚数量明显减少,群体规模不断萎缩。市民多次看到江豚,应该是幸运之至。
沈林宏表示,这几年,通过长江禁渔,江豚的生长环境有所好转,这也是我市江面能多次观察到江豚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