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内长江淡水鱼将灭种 保护全流域珍稀鱼类怎么做
十网九空的长江捕刀渔船。付奇摄
龙虎网讯 本报3月26日、31日刊发了《长江第一鲜濒临灭绝》《刀鱼盛景难再渔民都想转行》两篇报道,关注珍稀鱼类长江刀鱼的生存状态和渔业现状。从4月1日开始,为期三个月的“春季禁渔”再次拉开大幕,这是葛洲坝以下长江段迎来的第14个春季禁渔期。休渔是保护长江渔业资源、改善长江水域生态环境所必须的有力手段。那么,除了休渔,保护长江珍稀鱼类,还须做些什么?
40年内长江淡水鱼可能灭种
“长江里的珍稀鱼真是越来越少了。”3月26日下午,记者跟随南通崇川区农工局农业科分管渔政的陈建,寻访了辖地渔船之后,见到他望着无垠的江面发出阵阵叹息。而这样的叹息,从渔民到鱼贩再到渔政人员,都再熟悉不过。由于产量持续萎缩,崇川区的捕刀船从前些年的10多条减少到目前的5条。
长江生态形势到底有多严峻?农业部数据显示,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长江“四大家鱼”从占渔获物的80%降至目前的14%,产卵量也从300亿尾降至目前不足10亿尾,仅为原来的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长江刀鱼历史上最多时曾经占到长江鱼类捕捞量的35%以上,如今每年产量仅寥寥几十吨。目前,长江年淡水捕捞量仅为约10万吨,不足最高年份的1/4。
“长江流域是我国鱼类基因的重要宝库之一,为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亲本资源。但野生鱼种的数量下降,直接导致天然基因库中优良基因的流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邹桂伟介绍,我国仅有6家水产研究单位存有鱼类精子库,每个精子库保存的种类从十几种到三十多种不等,还不到我国淡水和海水鱼类的1%。而一些鱼类消失得太快,鱼种都留不住。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水系有鱼类约370种,珍稀鱼类超过30种。由于受长江生态环境恶化、水利工程建设、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著名的“长江三鲜”、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江鲈鱼、胭脂鱼等长江珍稀鱼类资源日趋枯竭。著名鱼类学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痛心地说,“如果按照现有的速度持续衰退,40年之内,长江淡水鱼类有可能灭种!”
人工繁殖非“万能法宝”
面对日益衰竭的长江渔业资源,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采取了增殖放流、生态调度、设立保护区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不过,长江珍稀鱼类数量还是在持续减少。
“最有效的保护办法,还是对珍稀鱼类进行开发性保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在南通调研时举例说,如当长江中河豚野生资源遭到破坏之后,有关单位、企业及时引进和保存长江野生河豚原种,并在全人工条件下实现规模化繁养。
事实上,人工繁殖河豚等珍稀鱼种在我省已经遍地开花。记者日前走进位于南通的江苏中洋集团长江珍稀鱼类养殖基地,看到河豚、刀鱼、扬子鳄、松江四鳃鲈鱼等各类人工养殖的长江珍稀鱼种。据介绍,经过20多年努力,该集团目前河豚繁殖超过1亿尾,鲥鱼、刀鱼、松江鲈鱼等系列繁殖量超过百万尾,实现了扬子鳄、中华鲟、大鲵、胭脂鱼等长江珍稀物种的抢救、留存、繁育、养殖、放流,并且形成了产业化经营。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江苏中洋集团总裁钱晓明希望,以此探索出保护长江珍稀鱼类及其产业发展的新路。
不过,人工繁殖也并非“万能法宝”。到目前为止,仍有相当数量物种的人工繁殖问题没有得到解决。2012年4月,世界首次全人工繁殖长江刀鱼在中洋集团长江珍稀鱼类繁养殖基地科研中心获得成功。面对这一令人振奋的突破,很多业内专家却保持了谨慎的态度,“人工繁殖对拯救刀鱼很有帮助,但人工繁殖不仅需要各种先进技术的投入,其本身可能也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从生活习性上,刀鱼比河豚凶猛,人工繁殖的刀鱼投放到江里后能不能游到大海,并从大海中溯江而上产卵?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而渔民们对此则更为“冷淡”。“养殖的当然不能跟野生的比。”南通渔民老韩说,一个最简单的比方,这种繁殖的刀鱼能否适应淡水、海水交替的生长环境,否则就变成“湖刀”或“海刀”啦,比“江刀”差得远。
结盟攻关形成保护合力
长江珍稀鱼种的保护,单凭某些地方、企业、救护组织独立推进,作用显然十分有限。因此,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迫切需要跨越地区和部门、单位的限制,“对长江流域珍稀鱼类的资源调查以及繁育、疾病防控等技术进行集中研究和攻关,从而形成保护合力。”
在此背景下,继2010年7月中洋集团牵头成立江苏省长江特色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后,去年11月11日,中洋集团再次牵头成立国家长江珍稀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由长江沿岸上海、江苏、安徽等11个省市的53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推广单位组成,拉开全流域保护长江珍稀鱼类的帷幕。
对此,专家学者肯定了其积极作用——“联盟可以利用龙头企业现有条件,整合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长江珍稀鱼类资源,有利于长江生态环境建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庄平说。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杨家新教授希望,联盟单位真正发挥合力作用,分工协作,解决珍稀鱼类保护的共性和关键性问题,“使科研院所从企业需求中寻找科研的立足点,企业借助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达到保护资源的最终目的。”
本报记者付奇
来源: 新华日报 编辑: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