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线启动保护中华鲟活动

12.06.2016  19:33

   首次利用卫星标记掌握洄游规律

 

  南京大学环境协会与三峡集团近日携手举办了“鲟梦金陵”爱江护鲟活动。旨在通过主题环境教育等系列志愿活动,推动包括中华鲟在内的长江水生生物保护。本次中华鲟放流活动,不仅可以补充濒危物种资源,还首次引入卫星标记,帮助获取更多科研数据,深化长江水生生物和水生态研究。

  据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李志远介绍,此前在湖北宜昌放流2020尾中华鲟,包含了2009年和2011~2014年5年繁殖的鱼种,放流鱼种遗传多样性显著,平均体长和体重也创造了新纪录。本次放流还首次在6尾中华鲟体表悬挂了卫星标记,标记利用自动熔断技术,分别在放流后70天、90天、120天和150天后自动脱落浮出水面,链接卫星并发回洄游路径水温、盐度及轨迹信息。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获取中华鲟海洋生活环境及近海活动方位,掌握中华鲟放流群体在长江的洄游运动规律和海洋生活史,研究洄游鱼类习性与环境的相关性。由于一枚卫星标记的总投入约为6万元,因此暂没有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基础。

  作为长江的旗舰物种,中华鲟的存续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长江的水生态环境。

  “不能单靠物种保护来谈中华鲟及长江生态。”参与这次放流活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认为,人类各项活动中,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社会关注度较高,人们往往倾向于从这点上找原因和解释。事实上,尽管建坝对于中华鲟洄游会产生一定影响,但若从宏观来看,同为长江生物链顶端的大型肉食性水生生物——中华鲟、白鲟、白鳍豚、江豚等全部陷入濒危和灭绝的境地,其反映的是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整体恶化所造成的水生生物资源危机。

  在李志远看来,长江生态系统、周边的人类活动都会影响鱼类的生存环境,比如船舶的螺旋桨噪声,就会破坏中华鲟的声纳系统。我们可以为陆生动物圈出一个保护区,却没法在长江中为鱼类划定生存场所,长江只有一条,它们生存场所也只有一个。1982年开始,中华鲟实现人工科学繁殖以后,可以对野生物种资源形成补充。这次在放流中华鲟的同时,也在沿江地区启动了保护中华鲟的志愿者活动,希望能由水生生物保护进一步推动长江水生态的保护。

    ( 李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