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最重量级会议召开,传递出哪些重要信息
1月12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苏州召开,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党政主要领导按照“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总要求,就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深化区域合作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这一长三角地区最重量级的会议,传递出哪些重要信息?
习近平提议设立的会晤机制
2003年,被业内称为“长三角元年”。这一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与上海、江苏的党政领导座谈交流,签署经济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联动发展。
“世界经济的亮点在中国,中国经济的亮点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当时,习近平做出这一判断。
在习近平的提议下,长三角地区党政主要领导建立定期会晤机制达成共识。2005年12月25日,首次长三角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杭州召开。2008年,这一会议首次邀请安徽参加。此后,三省一市轮流举办这一高级别会议形成机制。
按照中央要求,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正是三省一市主政者们聚首商议的核心议题。查阅以往报道,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发现,近年来的历次座谈会尽管侧重点不同,但始终都围绕核心议题展开:
2011年合肥会议,主题是“加快转型发展、推动产业转移”;
2012年杭州会议,主题是“联动实施国家战略、共同推进创新发展”;
2013年南京会议,主题是“加快转型升级,共同打造长三角经济‘升级版’”;
2014年上海会议,主题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
2015年合肥会议,主题是“共同谋划‘十三五’长三角协同发展新篇章”;
2016年杭州会议,主题是“创新、协同、融合:共建世界级城市群”。
这次苏州会议,则提出“创新引领,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
可见,“国家战略”“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协同创新”“优化布局”等,都是这些高端会议上出现的高频词。这些议题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长三角地区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创造新优势、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继续在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高层互访,谋求互利共赢发展
除了沪苏浙皖8位主要领导定期会晤,一直以来,在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党政代表团的互访也保持一定节奏。2016年江苏省党政代表团“沪浙行”,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到浙江省考察。2017年,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跑马”皖苏沪。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上海市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皖考察。
在上海市党政代表团来江苏考察时,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旗帜鲜明提出“积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在长三角发挥龙头作用,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同时希望上海支持江苏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作用和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娄勤俭建议,利用双方产业优势和科教人才资源,瞄准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专项加强研究谋划、推动落地落实,携手为国家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区域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通过创新引领,发挥东部地区高端要素聚集、创新能力较强、开放条件和市场环境好等优势,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这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新的重要契机。
区域合作发展是当今世界一大趋势,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互动,正是寻求互利共赢发展之道,共同为国家发展大局不断作出新贡献。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三省一市“掌门人”聚首苏州,就相关重要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版图重塑,凸显同城效应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无异于一次经济地理版图的重塑。
众所周知,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各具特色:上海科技教育发达、科技创新能力强,江苏实体经济基础好、制造业发达,浙江市场活力强、商业模式创新走在前列,安徽新技术方面有后发优势。
如何实现区域一体化?世界银行曾对此提出三条途径:第一,提高经济联动,形成一个经济群;第二,缩短距离,指的是改善交通问题;第三,减少分割,打破行政条块分割问题。
密织的交通网加快长三角同城化进程。据中国铁路上海局1月8日公布,长三角铁路2018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7140万人次,客车运力将创历史新高。从江苏拥有第一条跨省高铁线路沪宁城际起,宁杭、宁启、宁安、京沪等多条线网纵横交错。算上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8条高铁线路,江苏不仅将补齐苏北、苏中地区高铁线网的欠账,还会进一步扩张高铁通达区域。
“十三五”期间,长三角地区正着力打造一个世界级机场群。目前,禄口机场可满足年飞行3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的保障能力,南京地铁S1、S8、S9线加快机场乘客疏散效率。此外,苏皖两省共设26座城市候机楼,旅客运输量12年时间超过了1200多万人次。
苏州会议提出,要共建基础设施,提升互联互通和能源保障水平。以交通、能源为重点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综合交通网络,加强跨省(市)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的规划衔接,解决“断头路”等突出问题,加强长三角机场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合作。会议期间,有关方面还签署了交通、能源等10个专题合作一揽子协议,以及《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民航协同发展努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合作协议》。
便捷的交通扩大了长三角地区的“生活圈”,也为密切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可能。
江苏南通就是一个缩影。作为距离上海最近的地级市,南通50%的企业与上海有合作,60%的货物通过上海口岸进出,70%的农副产品供应上海,每年引进上海或通过上海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约60个,实际投资额200亿元以上……
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疏解超大城市功能,成为南通的发展重点。在刚刚结束的南通市人代会上,南通市长韩立明明确提出发展新目标: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创新引领,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这次苏州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这是对2016年杭州会议“共建世界级城市群”主题的深化。长三角城市群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群,正向着“世界级”的目标不断迈进。
长三角共建世界级城市群之际,世界上较为成熟的城市群发展经验带来启迪。
纽约都市圈是世界五大城市群之首,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5个大城市。圈内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集中了美国70%的工业。5大核心城市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纽约与周围城市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和产业链,是这一都市圈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保障。都市圈内,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金融、贸易功能独占鳌头,费城重化工业比较发达,波士顿的微电子工业比较突出,而巴尔的摩有色金属和冶炼工业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华盛顿的首都功能还为整个大都市圈抹上了浓重的政治中心色彩。
在东京,一个上班族可以在居酒屋停留到半夜,再赶往位于横滨或江户的家。大东京都市区里,单轨电车、电铁、JR、新干线实现无缝对接,你可以任何时刻去想去的地方。更要看到,东京是世界公认的同城化建设较好的国际大都市,统一的区域治理机制不可或缺。中心城市东京为中枢管理城,对整个城市群体的政治、经济活动实行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其它不同类型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业过度集中带来的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等问题。
城市群的建设,不仅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突破行政壁垒,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是集群协同发展重要一环。2017年12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一市共同签署《2017年深化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备忘录》,将在开展商业创新联合研究、推动商业设施投资合作、推动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等9方面深化务实合作。
长三角城市群还是首个引入自贸区改革经验的城市群。自上海自贸区成立后,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海关纷纷启用“区域通关一体化”的通关模式,三省一市的出口企业可自主选择申报地、查验地点、通关方式,实现报关企业异地互认、五地海关执法互认等。
这次苏州会议提出,促进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区域一体化市场,大力实施长三角地区市场规则体系共建、创新模式共推、市场监管共治、流通设施互联、市场信息互通、信用体系互动的“三共三互”工程,推进长三角地区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步伐。
长三角地区科教人才资源丰富,在共建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创新引领自然是关键词。长三角地区正谋求率先构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力推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持续推进科技联合攻关和资源开放共享,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千百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文明不绝,人文经贸往来不断。新时代下,三省一市各展所长,携手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提升城市群能级,健全合作新机制,将构建更加紧密的联系,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身影跃然眼前,它的未来可期、可观。
交汇点记者 任松筠 倪方方
原标题:长三角最重量级会议召开,传递出哪些重要信息标签:
编辑: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