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论坛论”在上海举行

26.08.2016  08:01

      为对接国家战略,服务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8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协办的首届“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中国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伟光,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培林,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约500位嘉宾参加论坛。

      在论坛上,党委书记、院长王庆五做“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主题发言。王院长指出,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要把握好城市群运行规律,才能深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长速度,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且,江苏正在创新发展特色,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首位,人才竞争力上升到全国第二位,已经成为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此外,江苏通过积极承接上海高端产业转移,将制造业主动与上海服务业对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王院长认为,应通过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推进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应加强沪苏浙皖联合,推动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综合改革示范区,“率先在创新理念、创新体系、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大胆地先行先试一些重大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探索促进区域自主创新一体化的财政、税收、金融、风险投资、环境资源和人才等相关政策”。

      吴先满副院长做“长三角省市域内一体化融合发展经验提炼”的主题发言。他认为,长三角地区在协同、一体、融合发展方面已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群过程中,应针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攻坚克难:从区域联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融合发展、注重点轴面开发等方面,明确推进一体化的策略;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确立一体化的实施中央与省区层面规划的机制、一体化的经济合作机制、一体化的市场融合机制、跨区域的共同投资基金机制、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机制。吴院长建议,长三角地区在率先一体化融合发展中,要努力形成区域共同治理的法规政策体系;要强化以都市圈共同体来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要构建公平合作的城市关系,突出市场化的力量;要建设有效的市场主体诉求表达渠道。最重要的是,能否效法京津冀成立中央专门办公室,在国家层面有类似的组织协调机制出台,可能更加有利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

      此外,科研处章寿荣处长、社会学所张卫所长、经济所胡国良所长、财贸所孙克强所长、《江海学刊》陈清华副主编、财贸所骆祖春研究员、区域现代化研究院王树华副研究员等也参加了论坛,章寿荣、张卫、孙克强、胡国良、陈清华分别以“‘十三五’规划与长三角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路线图”“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养老融合发展机制研究”“长三角一体化与‘智慧城市群’研究”“从经济圈视角构建长三角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来自苏通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实证研究”“长三角城市群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创新研究”(为分别承担的上海研究院课题成果)为题,进行分论坛交流发言,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媒体报道:

      首届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论坛举行 共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