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通报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25.06.2015  11:26

  土地资源基本情况

  

  成效及做法

  今天是第25个全国土地日,镇江市域土地总面积在全省13个地级市中最小,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仅为3.6%,土地资源非常紧缺。从人均耕地看,镇江市人均耕地0.79亩,低于全省人均耕地0.90亩和全国人均耕地1.52亩的水平,只占全国人均水平的52%。

  镇江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戴非平在前天的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市土地总面积为3840.32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底,全市土地按照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划分:一是农用地面积379.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65.85%。其中耕地235.86万亩(未含可调整耕地42.22万亩),园地26.62万亩,林地36.39万亩,其他农用地1.72万亩。二是建设用地面积145.5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5.27%。其中城市用地19.24万亩,建制镇用地32.01万亩,村庄用地52.46万亩,采矿用地10.08万亩,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78万亩,交通用地15.07万亩,水利设施用地11.93万亩。三是未利用地面积51.1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8.88%。其中河流湖泊面积41.75万亩,滩涂面积7.17万亩,荒草地面积1.72万亩,其他土地面积0.54万亩。

  在全市235.86万亩耕地面积中,水田面积993平方公里(148.94万亩),占63.1%;旱地面积576.64平方公里(86.5万亩),占36.7%;水浇地面积2.84平方公里(4264.2亩),占0.02%。

  “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人口增长、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全市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耕地质量持续提高的难度加大。同时,土地利用粗放、效率不高,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土地利用变化反映出的生态环境压力也很大。”戴非平告诉记者。

  近年来,该市大力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持续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强化土地利用制度约束,突出土地利用效益考核,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208.64万亩,保护率占耕地总量的88.5%;二是2012-2014年,全市建立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库557个,新增耕地面积30532亩;三是2012-2014年,全市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供应分别占供应土地总量的22.8%、23.9%、26.1%,呈逐年上升趋势;四是2012-2014年,建设用地GDP占用规模分别为36.6公顷/亿元、34.8公顷/亿元、31.1公顷/亿元,呈逐年下降态势;五是全市经营性用地平均建筑容积率从2.0提高到2.3,各类开发区建筑容积率从0.8提高到1.0,出让地块开工履约率近95%,竣工履约率达87%;六是2014年以来,全市盘活低效土地5470亩,处置闲置土地4538亩,已有96宗工业企业整体搬迁至各开发区(园区),腾出存量建设用地5160亩,全市建成四层以上高标准厂房面积237万平方米,在建面积74万平方米。

  具体做法:一是强化统筹推动转型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利用管理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土地利用管理工作,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全力推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二是完善制度提升利用水平。市政府自2014年以来陆续出台了一个意见和三个实施办法,突出强化用地政策刚性约束、释放存量土地利用潜力、加大违法违规用地查处、加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严格规范土地储备管理、规范土地利用审批管理等六方面任务,形成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1+3”政策构架。三是严格奖惩强化导向作用。从今年开始,在下达给各辖市区的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中统筹20%,市级匹配一定的农用地转用计划,用于对各地考评奖惩。统筹计划全部用于辖市区,市本级不占用,按年度考评得分占总分百分比返还,对考评先进的地区,再给予指标奖励,充分激发各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四是因地制宜创新用地机制。近年来,该市在市区范围内对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的出让进行了有益探索,成功出让了市区中山东路、电力路与中山路交叉口38989平方米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以及新区枫叶国际学校、丁卯富康福利院等公共设施项目用地。制定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改革创新工作方案,鼓励辖市区在节约集约用地上探索创新。五是大力盘活利用低效闲置土地。市委、市政府指定由市委常委、副市长总牵头,市国土、发改、经信、规划等相关部门联动,在国土部门开展企事业单位存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础上,以辖市区政府和新区管委会为责任主体,大力推进以盘活利用低效、闲置土地修建高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为目标的节约集约用地行动。六是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到目前为止,该市所辖的句容市、丹徒区和镇江新区均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分别增加流量指标1.37万亩、0.99万亩和1.07万亩。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的通知》要求,句容市被列入“多规合一”试点单位,通过开展试点,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为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奠定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欧阳习珍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