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推进特困群体托底保障工程
中国江苏网8月13日讯 前天,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实施特困群体托底保障工程的报告。记者获悉,该工程被列为市政府民生10件实事之首,今年以来,我市30个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救助点投入运行,救助百余人次;我市成为全国首个为市区所有“三无”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的城市;除句容市外,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610元。
在全市实施特困群体托底保障工程,是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市委书记夏锦文明确提出“三安”建设的要求,市长朱晓明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特困群体托底保障工程的实施。
目前,全市城乡低保19686户、35672人,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5077人,困境儿童927人。低保保障面人口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3%,特困群体托底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充分考虑我市特困群体面临的各类困难,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基本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急难等六个方面托底。今年以来,市区集中供养孤儿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763元;市人社部门帮助特困人员实现就业605人;市区实际保障困难家庭住房4438户;上半年全市慈善救助支出2702万元,救助5.82万人次。
6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特困群体托底保障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我市特困群体托底保障待遇得到落实。2014年,我市累计发放救助保障金2.01亿元,做到了特困群体基本生活有保障。市教育部门建立了覆盖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全市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市卫生部门建立健全疾病救助制度,积极开展特困群体急救费用托底保障工作,2014、2015年市财政部门分别设立救助专项资金100万元,2014年核销特困群体救助保障医疗资金90余万元。市住建部门帮助特困群体解决住房问题,已实际保障4438户,今年还计划完成实物配租300户。
与此同时,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城乡统筹、一体化推进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范性文件。市民政部门依托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大厅,积极构建社会救助平台,已建立63个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并在全省率先出台《镇江市社会救助窗口工作规程》,做到社会救助统一平台受理,有效提升了社会救助科学化管理水平。(记者林兰)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