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预计6700多农村人口提前脱贫

26.12.2016  15:03
        今年是镇江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第一年,也是镇江市加快茅山老区振兴发展和“百村万户达新标”行动的开局之年。到今年年底,预计有3000多户6700多名农村贫困人口提前实现脱贫,70个左右市定经济薄弱村有望实现达标销号。
        丹阳市延陵镇赵巷村是本次达新标的经济薄弱村之一,经济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特色产业几乎没有。赵巷村的“第一书记”刘毅告诉记者,在此前的双达标行动中,村里主要靠修建厂房对外出租的方式提高村集体收入。“如何更精准地提高村民们的收入,实现村集体脱贫,找准发展路子是关键。”刘毅表示,今年他们转变了思路,积极探索利用“稻鸭共作”的方法发展优质稻米。
        “稻鸭共作是在水稻秧苗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将小鸭子放进田里,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组织市民前来游玩,特别是让城里的孩子见见乡村的农田和小鸭子。同时,让市民认养一定面积的稻田和田里面的鸭子,这样能形成订单式种养殖,提高农业收入。”刘毅说,延陵镇有季子庙,周边还准备建设一个国家级的钓鱼基地,他们希望能把赵巷村融入其中,形成一日游路线,从而增加村集体收入。
        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思路,镇江市形成了多项目推进、多产业发展、多渠道增收、多类型促进的帮扶新格局。年初开始,不少经济薄弱村为实现精准扶贫,将眼光瞄准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产品深加工销售等方面。
        丹徒区荣炳盐资源管委会曙光村“第一书记”潘俊佳告诉记者,曙光村河塘较多,精养水面有1500亩。他们利用这个优势,在稳定村集体土地和鱼塘发包项目基础上,今年发展了“十里荷香”项目,“我们详细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十里荷香项目已经启动,目前已初见成效。”潘俊佳说,明年将扩种荷花到1000亩,并与深加工相结合,形成曙光村的特色一村一品项目。除此之外,曙光村还积极将村内的古祠堂、古井、古树等元素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去,荷叶、莲子还可以进行深加工,和旅游一结合,村里的收入又可以有新的提高。
        目前,全市新一轮“百村万户”经济薄弱村有204个,“百村万户达新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有1.4万户2.6万多人,茅山老区共有101个村作为经济薄弱村需要实施精准扶贫。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扶贫工作着力“真扶贫、扶真贫”,从今年起,市财政设立扶持资金1.7亿元,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和振兴发展茅山革命老区,力争五年完成达新标的任务。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专项用于经济薄弱村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等。此外,针对低收入农户将采取各项帮扶举措,全力推进我市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镇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