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过硬作风,唱响时代旋律

14.05.2018  08:38

  5月7日至11日,由省三教办组织的“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团,来到江西革命老区采访锻炼。来自全省新闻战线的19名记者、主持人先后走进井冈山、兴国、于都、瑞金等地10多处革命纪念地,并与江西的新闻工作者座谈交流。“好记者”们一路走访,一路思考,表达出共同心声:锤炼过硬作风,唱响时代旋律。

  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巡讲团全体成员为先烈们敬献花篮,并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让星星之火燃遍全中国,奠定了中国人民大革命胜利的基础。

  “跨越时空,井冈山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连云港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周继明有着20年党龄,如今再次朗诵起当年的誓词,他的心中无限感慨。在周继明看来,革命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人们传承红色基因,在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这份坚定,经历生死考验;这种信念,从未动摇改变。无论在黄洋界保卫战的隆隆炮声里,还是在于都渡口的滚滚江水中,共产党人的信仰如炬,照亮了那段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

  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如皋日报副总编刘琍表示,新时代媒体要有朝气、勇气和锐气,用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创作更多新闻精品。高港电视节目中心记者刘洪斌说,大家要坚持一份初心,坚定一份信心,坚守一份恒心,主动创新作为,守好舆论阵地。

  扎根在一线,为民鼓与呼

  吃红米饭、喝南瓜汤、走长征路,新闻工作者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全面感触革命历史。

  扬子晚报总编室主任助理冯可的印象很深,毛泽东深入调查研究,在兴国调查中揭开了“两个80%”的秘密;盐阜大众报融媒体指挥中心副主任王谷雨没有忘记,当年共产党人挖下水井解决群众饮水困难,也留下“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佳话;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高菲一直记得,老百姓宁愿拆掉自家瓜棚,也要帮助红军渡河。

  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一段段历史给人启迪。

  泰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封思强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群众观点,始终为民服务,才能让报道接地气,让新闻更有生命力。新华日报记者王岩表示,要善于走进群众生活寻找线索,善于运用群众语言展现鲜活,善于讲好群众故事记录变迁。“为什么我们常会感叹,稿子不太活、没有味、有点空,那是因为和群众走得不够近,和生活离得有点远。

  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走进江西,这是自“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成员库成立以来组织的第二次老区行活动。赣苏两地记者深入互动,既交流业务,也加深了解。

  “从江苏到江西,从南京到南昌,两个省都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我们可以共同唱响红色旋律,讲好新时代老区故事。”江西日报记者梁振堂说。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赵洪潭认为,用发现美的眼光去审视,能赋予新闻更深刻的内涵。

  红色老区是新闻的富矿,等待着新闻工作者不断挖掘。有感于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的油灯下写下一篇篇巨著,扬州日报记者赵天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要记录真实、书写感动,用手中的笔,为社会吹来温暖的风;用心中的爱,传播正能量、传递真善美。”看到江西老区的新貌,睢宁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主任周娜在交流中这样说道:新的井冈山,除了带给我们红色文化,还有向上向善、蓬勃发展的时代精神。

  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一群来自江苏的新闻人立下誓言: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本报记者王岩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