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澄运河入江瓶颈彻底打通
本报讯8日8时36分,随着“振陵1968号”平稳通过,无锡首座千吨级现代化船闸——新夏港船闸正式通航。与此同时,至今已使用了60余年的原黄田港江阴船闸安全送走最后一批船舶,结束60余年的营运历史,正式停运。
新夏港船闸的开通,标志着锡澄运河入江瓶颈彻底打通,千吨级船舶从此可通过新锡澄运河航道畅行无碍。无锡市航道管理处副主任施军介绍,锡澄运河原为5级航道,设计通行能力仅300吨级。而航道船舶通过量年均增长近10%,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锡澄运河每年通过江阴船闸的船舶流量高达1.5亿吨。现有航道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在被列入交通部、江苏省“十一五”高等级航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后,锡澄运河航道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线升级。新锡澄运河航道向西移了5公里左右,设计航道底宽45米,面宽不小于70米,通行能力由5级提升到3级,全线可畅行1000吨级船舶。专家表示,全新升级的航道对进一步完善苏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全省沿江沿海开发战略加快实施、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无锡境内唯一一座三级航道复线1000吨级船闸,全新启用的新夏港河船闸让许多上了年纪的跑船人十分羡慕。与航道打了20多年交道的李林福老人回忆,老锡澄运河以前底宽最窄的地方才6米多,常有“堵船”情况发生,最严重的一次竟然堵了192个小时。“现在不一样了,船在水上开,就像车在高速公路上跑,又快又稳。”李林福说。
“新闸设计年通过能力达12494吨,一个闸室可同时放6条船过闸,是老闸的3倍,船舶通行速度将大大加快。”江阴船闸管理所所长王健健介绍,新夏港河船闸实行“一站式”服务,船舶进入长江口,就可以一次性办结报港、登记、售票等过闸手续。未来,新船闸还将采取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方式,逐步推广水上“ETC”,实现缴费、登记、报港网上一条龙服务。(马薇)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