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刚给南京小学生开讲座 称父亲钱学森对分数很宽松

28.03.2016  09:44

龙虎网讯 “请问钱学森爷爷对你的学习要求严不严?”“钱学森爷爷是怎么安排时间的?”“钱学森爷爷为什么要换专业?”……昨天下午,受南京小学生领袖训练营邀请,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来到南京,给240多名小学生讲述父亲的故事,并亲自回答孩子们的提问。

从小爱玩,曾为学不好英语苦恼

听了钱教授的介绍,孩子们都觉得钱学森是个有趣的人。钱永刚介绍,父亲小时候确实爱玩也比较淘气,据他自己晚年回忆,每天都要玩到校门关了才回家,但是并不耽误学习。

当时的学校测验很多,但是不允许学生补课学习,所以和同学们一样,尽管考试频繁,他从来不刻意去复习,考试也考得不错。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他都用来看许多的课外书。

有意思的是,刚开始钱学森的英语学得并不好,为此他也很苦恼,去向老师求助。老师建议他每天读一段英文报纸,再摘抄一段,渐渐他的英语水平就提高了,最终非常不错。

初学铁路工程,后为国家换专业

钱学森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时,专业是铁路工程,为什么后来换了专业?钱永刚告诉孩子们,刚考进交大,父亲确实立志当一名铁路工程师,是当时国家的命运改变了他的想法。

1931年1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当时的中国空军薄弱,战场制空权在日本人手里,中方军队损失惨重。”在校园里目睹国家的巨大灾难,钱学森认为,如果没有强大的空军,就算是修了铁路,仍然要被炸掉,因此决定改行,去学“打飞机的本事”。好学的他先是把学校图书馆里有关航空的书籍都借去阅读,后来就换到航空相关专业,走上航空的道路。

音乐”为媒,他和妻子走到一起

好奇的孩子们还关心起钱学森爷爷的个人问题,问他是通过什么人介绍和妻子走到一起的。对此钱永刚笑着表示,讲到这个先要有个铺垫。“父亲上学时,每一年寒暑假都要学一点东西,画画、摄影或者乐器,大学时期,他非常爱听音乐,几乎把所有的奖学金都拿去买了唱片,常找几个同学一起听。”他说,正是音乐这个爱好,让父亲和母亲走到了一起。

原来,1941年回国后,钱学森遇到了学音乐的蒋英,两人迅速找到共同语言,并最终结为夫妇。“可以说,他们并不是什么人介绍才走到一起,而是‘音乐’为媒。”钱永刚说。

对子女分数要求不高,看重身教

说到父亲的教育观,钱永刚回忆了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他对学习是不要求的,确切地讲,是对分数要求不高,很宽松”,他记得,当时自己的数学、物理和英语都学得不错,但语文比较差,每次把成绩单拿给父亲看,父亲只是笑着说“再努力吧”,没有一句苛责的话。正因为如此,钱永刚小时候看了许多课外书,时至今日,他也认为,这应该“感谢父亲”。

不过父亲会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子女。“我家的炊事员是不识字的,当时我并不是太瞧得起他,有一次他问我一个问题,说‘你爸爸妈妈为什么每次吃饭都穿得很整齐’,我答不上来,他就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尊重我们这些人’”,炊事员的点拨,让钱永刚终身难忘,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从此时时留意父亲的言行,效仿父亲如何待人接物。

□金陵晚报记者 潘冬

来源: 金陵晚报   编辑:王缘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