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不得越雷池一步”典故怎么来的?
苏峻和祖约联军,相当于只有一“车”一“马”,无奈孤注一掷,直扑建康。朝廷的“车”、“马”、“炮”无一受损,可是分散各地,庾亮却都不允许回头救援,只剩下“相”、“仕”“兵”苦苦支撑。
于是叛军轻松地吃掉一个个棋子,步步逼近老“帅”。庾亮反复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吃后悔药。
没有主动进攻庾亮后悔不已
苏峻起兵时,任尚书左丞(负责纠察工作)的孔坦对王导说:现在苏峻军队还驻守长江西岸,朝廷应扼守西边当利渡口,阻止苏峻渡过长江。敌人兵少,我们人多,一战可以决出胜负。如果等到苏峻军队渡过长江,我们将难以抵抗,大势去了。
王导赞同,相当于把敌人扼杀在摇篮之中,转向庾亮建议。庾亮不听,说:大军如果去渡口,建康将成为一座空城,苏峻可能直奔建康。
但自古以来,北方进攻建康最方便一条路就是从当利口渡江南下。庾亮的想法如同女孩的心思,让人猜不明白。
苏峻一边在等待祖约的军队会合,一边投石问路,派部将韩晃、张健等作为先头部队,渡江作战。
事情出奇的顺利,韩晃很轻松地攻陷长江东岸的姑孰(今安徽当涂),夺取了食盐、粮草。接着攻陷南边的于湖,残忍地屠城。如同只有一匹“马”,居然连吃朝廷几个棋子,朝廷军“呆傻”得像稻草人一样。
当年王敦反叛,找的口号是“清君侧”,苏峻打的旗号是“兴复皇室”。司马氏的宗室贵族正生活在庾亮的“魔爪”下,听到苏军渡江,如同听到亲人消息,喜极而泣,全部逃出去投奔苏峻“大恩公”。
庾亮后悔没听孔坦的,猛甩自己耳光。接着宣布京师戒严,准备防御战。
叛军先锋把朝廷军打得手忙脚乱
朝廷的主力此时并没有受太大损失,乐观一点说,只是几个“小兵”牺牲了。各地的援助之手,纷纷伸向庾亮。
江州(今江西等一带)刺史温峤听说剧变,立即上书朝廷,要保卫京师。同时率兵从武昌(今湖北鄂州)东下,进驻浔阳(今江西九江西边)。庾亮拒绝,写信给温峤说:我担忧西边(陶侃)甚于担忧历阳(苏峻),请足下千万不要越过雷池一步。
雷池在今天安徽望江县东南,雷水入江前在此积而成池。在浔阳东面100公里左右。这就是典故“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由来。
在庾亮眼里,苏峻是只狼,荆州的陶侃则是老虎,不管哪个来都是要吃人的。他让温峤原地戒备,就是要防陶侃趁势反叛。
陶侃确实痛恨庾亮,但仅属于两个人的私人恩怨。他对朝廷还是忠心耿耿的,不至于谋反。庾亮又是看错了人,就这样温峤和陶侃两名大将在内耗。
东晋还有名将,就是郗鉴,此时任徐州刺史,驻守广陵(今扬州)。离建康近在咫尺,他也上表要求南下保卫京师。庾亮同样拒绝,理由是要他防守北方匈奴。
三吴之兵也要北上救援,得到的回复都一样:原地待命。
在庾亮看来,建康的中央军对付苏峻只是小菜一碟。
中央军的负责人叫司马流,屯驻在慈湖(今马鞍山慈湖乡)。司马流这人搞不清什么来头,史书上基本没这个人的记载,真是名不见经传。
韩晃、张健血洗于湖后,北上进攻中央军。司马流胆小如鼠,听说叛军打了过来,吓得双手发抖,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巴。双方刚要交战,他一看到敌军,吓得掉头就逃,全军顿时溃散。司马流也被杀。
韩晃、张健随后率军南下。进攻宣城(建康南面,今安徽宣城一带)内史桓彝,桓彝抵挡不住,撤退到广德。苏峻的主力还没有到,两个部将就把朝廷军打得手忙脚乱。
不是叛军多狡猾,而是庾亮太无能。
中央军看到叛军不敢进攻
此时,长江南岸是苏峻的先头部队,北岸是苏峻的主力。庾亮一想,如果派人率水军西上,控制长江,把叛军拦腰切为两段,首尾不能呼应,苏峻军必定大乱。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庾亮派钟雅、赵胤等率领建康的精锐水师沿江西上,旌旗遮天,威武雄壮。然而,这支王牌师远远地看到了苏峻的军队,一见人数众多,双腿发软,不敢再向前进一步。如同台上的观众,看着运动员们从容渡江。
328年,苏峻和祖约的主力军共有2万多人,从历阳西南渡江,到达长江东岸的牛渚,在采石矶安营扎寨。
建康城内听到消息一片慌乱,高官纷纷让家眷离开京城,向三吴地区转离财产。
庾亮再次错过机会
苏峻进攻建康有水、陆两条路,一是沿着长江东下,抵达建康西南的石头城,当年王敦选择的就是这条路;二是从陆路,由南向北进攻建康。
苏峻长期在北方,以步兵、骑兵为主,他猜到庾亮肯定在石头城布置了重兵,难以攻下。于是决定走陆路。
陆路也有两条。一条是从朱雀桥附近渡过秦淮河,直攻台城,这条路很近,但很难,因为朱雀桥已经毁坏。同时石头城的守军离这里不远,可以立即赶来增援。
钱凤的军队当年就是在这里铩羽而归。
第二条路是绕个大圈子,先向南,经过现在的江宁区,再向北绕到建康的东北面。也就是从丹阳、秣陵方向转向北面,到达太平门这个位置。
王导的部下陶回对庾亮说:苏峻知道石头城有重兵把守,肯定不敢直接来,必定从小丹杨的小路徒步前来。我们在那里埋下伏兵截击,可以一战获胜。
庾亮还是不听。
苏峻马不停蹄,当夜就急行军,果然选择了这条小路。但他们从来没有走过,对地形不熟悉。走了一半都迷路了,乱成一团。无奈之下,抓到当地一个农民,作为向导,折腾了很久才找到路。
庾亮听说后又是后悔不已。
在过江后的三天,苏峻终于到达了台城东北的覆舟山(今太平门西)。决战就此拉开。
一个名人在此战中悲壮牺牲,千古流芳。
扬子晚报记者杨民仆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