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金湖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站全覆盖
13.01.2015 10:56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告别农村金融空白
孙集原为金湖县的一个乡,辖区内有8800余人,解放后不久孙集就设立了银行,2000年撤乡并镇后,原孙集乡的6个行政村一下子成了金融空白区。
2011年,人民银行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金湖农商行积极响应,到2012年7月,在全县98个行政村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111个,配备点钞机98台,印发宣传折页20000余份,提前实现助农取款“全覆盖”目标。
在孙集镇的丰文农资经营部,门外的墙上挂上了助农取款服务点的银色铭牌,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刚开始,我认为就是个形象工程,跟放在店里的其它牌牌匾匾一样,一放了之,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回忆服务站刚建之初的情景,金湖县吕良镇孙集镇丰文农资经营部的老板陈丰文如是说。可是后来,隔三差五的,金湖农商行的电子银行专管员会主动上门询问设备的使用情况、检查登记簿是不是按要求填写,而且不仅安装了转账电话,还送来了验钞机,宣传资料架,而前来查询、转账和小额取款的村民刚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现在已经逐步认可这个经营部就是金湖农商行的一个金融便民服务点。
“原先只有在农忙时节才有人光顾的经营部,现在不时有人来取款,店里的日用百货也随着增加的人流量畅销起来。”对于这些变化,陈丰文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放大为农服务效应
孙集街上丰文农资经营部可以取钱、刷银行卡的消息很快在集镇和临近的村子传开,也传到了一些不识字的老年人耳朵里。
“哪有这样的好事,该不会是骗子吧,或者要买些东西才给拿钱?”孙集桥西侧李正兰老人当初就是这么想的。他晕车情况严重,也没力气骑车,每次到吕良镇上的农商行取钱都是走着去,来回要花大半天的时间。“现在有了助农取款服务点,取款也不要手续费,离家不到一里路,权当出来散散步,方便了我这把老骨头,”说着,他笑了起来,“感谢农商行,把好事办到我们家门口。”在他的介绍下,临近的花园村颜从玉老人也来领取新农保养老金,他每月都要来取。他说,前些年赶上好政策,农村人也能拿养老金了,现在又赶上好政策,拿钱跑“两节地”的路就行了,哪怕没有及时到账,两节地也不算远。
经营农资外出是比较多的,自从经营部设立服务点以后,陈丰文尽量不外出,即使白天外出,也是来去匆匆,心里惦记着那些想要取钱的老弱妇孺。遇到老人或是残疾人,他会放下手上的事情给他们取款。为农户提供便利占用了陈丰文大量的时间,老婆孩子看他一下子忙了起来,都笑他傻,说这样忙下去,一笔通讯补贴连别人一支烟钱都不够,何苦呢?但他说,一想到付圩村残疾人陈思华第一次取款时的情景和对他说的那些话,那就觉得有做下去的必要。
打通“最后一公里”
陈思华第一次到丰文农资经营部取款时,从手摇车上搬下两条小板凳,以手为脚,以凳为鞋,十分吃力地撑着来到柜台旁,问道:“我听说在这里能取到钱?”陈丰文说:“能!”办完业务后,陈思华满脸喜悦。问起缘由,他道出了原先到镇上取钱过程中的艰辛。每次取钱,从孙集镇到吕良镇,他都要手摇十八里的路程……这番话对陈丰文触动很大,也坚定了他把服务站做下去的信念。
随着助农取款服务的深入开展,金湖农商行开始将一批像陈丰文一样工作扎实、深入民心的服务点升级为集“现金支取的快捷站、费用交纳的便利站、结算知识的宣传站、钞票调剂的中转站、各类信息的传递站”等功能于一身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陈丰文更忙了,金湖农商行打造“一公里金融服务圈”,有线电视费、新农保保费、电费代扣代缴也能在服务站实现了,还不时有“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在他的经营部举办。为了鼓励附近农民前来学习金融知识,金湖农商行还送来了一些宣传品。如今,他的金融服务站名声早已享誉乡里,还获得了市优秀商户称号,作为全市唯一商户代表参加了全市银行卡助农取款总结暨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推进会的交流发言。不少农民都冲着他的名声前来办理业务和购买农资、百货,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陈站长”,而老婆孩子也在他的带动下成了“站长助理”。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13.01.2015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