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渡江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靖江作为渡江战役东线重要的集结点和进攻发起点,被誉为“东线第一帆”。当日19时,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4个军20余万人,从靖江飞渡长江,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号角。
渡江战役中,靖江各级党委、政府及全县人民全力以赴,支持解放军渡江。连日来,记者走近参加过渡江战役的老战士、老船工、支前民工代表,听他们讲述那烽火岁月的故事,那传承至今的“东线第一帆”精神。
许庆江:英雄精神激励我前行
耄耋之年的许庆江依然精神矍铄、乐观开朗,谈起70年前的渡江战役,老人快言快语。
“我出生在姜堰,1942年就参加了当地的儿童团,随后加入苏北军区第一分区,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许庆江清楚地记得,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他和部队一起来到靖江时,道路两旁到处是欢迎的百姓。渡江要和水打交道,他们每天在江边训练游泳,学上船、下船、登陆,战士们成天在水里扑腾。周边的老百姓全力支持大军,送水、运粮食,要人有人,要船有船,要粮食有粮食。1949年4月21日晚上7点,许庆江随部队渡江,他所乘坐的小船载着12名战士。“当时真的很危险,我们随时要提防敌人的炮弹。”身为排长的许庆江是这艘小船上的指战员,他带领着战士们奋勇前进。当快到岸时,船翻了,战士们纷纷落水,许庆江也喝了好几口江水。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他和战士们互相扶持,避开敌人的射击,安全到达目的地。
老人虽年事已高,但杀敌赴战场的锐气却丝毫没有减弱,他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军功章。“我一生参加过很多战役,包括淮海战役、黄桥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还参加过铁路建设。”许庆江边说边轻轻抚摸着一块块军功章。很多年过去了,留给许老印象最深的可能不是某场战役的胜利,也不是数不清的荣誉,而是战场上革命志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如今,老人已经四代同堂,享受着天伦之乐。每当有家人问起战争的那段岁月,老人都会讲起以前的故事,老人的战斗经历也影响着家中的每一个人。 (严云秋)
高立基:冒着枪林弹雨救治伤员
高立基是原侯河乡人,1944年入伍参军。渡江战役前夕,他作为第三野战军10兵团25野战医院的一名助理军医,随部队从姜堰至季市待命准备渡江。
1949年4月21日傍晚,高立基和战友到了夹港,开始渡江。他和十几名卫生员上了部队安排的一艘小船,除了背包、干粮,大家还带着医疗器械等。船老大掌舵,其余人一齐用板子用力地划船。不久船顺利地到达对岸的江阴利港。船靠不了岸,岸边又没有跳板,大家趟着齐膝深的江水走到了岸上。刚走了二十多分钟,传来隆隆的炮声,接着是炮弹从头顶上呼啸而过。天亮后侦察得知,原来是国民党的军舰向上海逃跑时,在江面上发射了很多炮弹,如果高立基他们所乘的小船晚一点出发,极有可能发生伤亡。
顾不上休息,高立基和战友忙着为伤员清创、手术。高立基负责麻醉,那些日子,他几天几夜没好好睡觉,累了只能靠在手术台旁打个盹儿。5月中旬,高立基随部队到上海,继续追击敌军。
新中国成立后,高立基刻苦自学,考取第二军医大学。1980年,高立基从部队回到靖江医院工作,直到离休。
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让高立基对部队充满了感情。受他的影响,儿子、孙女都成为军人。离休后,高立基依然关心国防事业的发展,还被评为江苏省“关心国防十佳公民”。
现在,92岁高龄的高立基每天看报看电视,喜欢看《新闻联播》《海峡两岸》等节目。高立基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年轻人要倍加珍惜,铭史于心,励志于行,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何旭耘)
臧翔坤:有靖江人民的支援,我们一定能胜利
今年90岁的臧翔坤是生祠镇生祠村人。他给记者出示的一张老照片上,两位年轻的士兵身着厚军装,有点拘谨地站在镜头前。臧翔坤说,这张照片拍摄于1949年春节前。那时,他所在的华东野战军11纵队32旅刚刚从淮海战场上凯旋,于江苏省清江淮城(今天的淮安市)休整,臧翔坤便和战友到照相馆,留下了青春的瞬间。
不久后,臧翔坤所在的部队奉命统一整编,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10兵团29军86师257团,他任该团三营七连文化教员。部队集结靖江罗家桥一代,准备渡江。
臧翔坤回忆过去,渡江战役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大家到长江边一看,都很忐忑不安。“说不怕,那是假的。长江天堑,哪有那么容易过去?战士们怕江猪,担心风浪大。不会游泳的战士更是有顾虑,觉得木船打不过军舰……打过长江去,困难不小。”臧翔坤说,针对战士的心理,干部们首先做好指战员、船工的思想工作。部队各级首长深入基层,反复动员,对民工和船工开展了专门的集训,讲述渡江战役的重大意义。首长告诉指战员和船工们,江北有靖江人民支援我们,江南人民欢迎我们、盼望我们,有了人民的支持,胜利一定是我们的……经过大量的战前准备和训练,4月21日晚,解放军发起了向江南强渡的攻击。臧翔坤所在的连队于当日深夜12时在江阴石牌港(音)登陆。该连队还在我地下党的配合下,攻占江阴炮台司令部,活捉司令戴戎光。1964年,臧翔坤脱下心爱的军装,转业回靖,在靖江缝纫机厂、裕纶纺织厂工作,直到离休。 (仲一晴)
侯留清:我为战士们做包扎
1949年4月,距离侯留清从扬州军分区医训队毕业还有3个月。上级下达命令,急行军赶到长江边参加渡江战役。
侯留清出生于马桥经伦村,地道的农民,因不满国民党欺压毅然参军。后因表现突出,被选拔到医训队继续学习。听说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侯留清热血沸腾,斗志高昂。当时参加渡江的战士,大都是北方人,长时间急行后,战士们的腿脚红肿甚至溃烂,侯留清就背着简易医药包,跟随部队及时给战士们做基础护理。
虽是靖江人,马桥还有侯留清的亲人,但纪律如铁,侯留清等待过江期间,没有回去探过一次亲。“我当时驻扎在新桥,当地老百姓自发地给解放军筹集粮食,烧火做饭的稻草不够用,他们就去砍树,给我们做饭。”侯留清记得,渡江时他和另外10个学生兵乘坐的是一艘小渔船,船工就是当地老百姓。
在船上,仅19岁的侯留清也害怕过。“部队渡江到一半时,被敌人发现了,炮弹就在船四周炸,那个船工,我都不记得男女了,只记得他(她)说‘放心,我一定把你们送到对岸!’”70年里,这句话始终留在侯留清的脑海里,即便如今他听力障碍,逐渐失去表达能力,这一句,他说得格外清晰。
渡江后,侯留清顺利毕业并成为一名助理军医。上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大流行,侯留清辗转回到靖江,支持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时光流转,如今5个子女中,有2人子承父业继续行医,孙子辈中也有一人正在南京医科大学求学。平时,儿女们轮流过来照看,一家人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张园)
刘萍:渡江精神入家风
“我跟随部队从西七圩港登船渡江,一共20余艘船只,其中大部分都是老百姓主动提供的,一些船工还义务为我们驾船摆渡。”提起70年前的那场战事,今年92岁的刘萍依然记忆犹新。
当年,刘萍是第三野战军警备6旅17团1营3连的副排长,也是一名机枪手,在渡江战役中立二等功。渡江时,江面风浪很大,船只摇摆不定,很多战士都落了水。尽管非常颠簸,刘萍依旧紧握机枪,抵御敌军侵袭,甚至子弹从脖子旁擦过也不退缩。“当时心里只有胜利渡江这一个想法,无暇顾及其他。”刘萍说,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但是家里的小辈们还是经常会让他讲述渡江的故事,体会先辈们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奉献自我的精神。
在家人眼里,刘萍是一个不懂变通的“老顽固”,一件衣服穿好几年也舍不得换,生活遇到困难总是自己扛。“老伴的行事准则之一就是踏踏实实做人,不给别人添麻烦。”刘萍的老伴说,刘萍还常常用渡江精神教育子女要奋力拼搏、敢为人先,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朱何琳)
范茂林:负重四十斤 日行百里路
“我当时是第三野战军23军69师206团2营5连5班的一名战士。”今年90岁的范茂林老家在原团结乡,回忆当年参加渡江战役,老人侃侃而谈。
1949年4月21日傍晚,范茂林和战友从侯河向长江边行进,每人随身带着一杆枪、四枚手榴弹、干粮,加上背包有四十斤左右。他们三十多人乘坐一条船,从夹港向江对岸进发。到了对岸,船靠不了岸,大家跳入江中涉水而行上了岸。长距离行军,范茂林脚上起了泡,晚上战友用针将水泡挑破,第二天继续赶路。那段时间,他跟着大部队行进,平均每天走近百里,虽然很辛苦,但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必胜的信念,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到底。
1952年,部队安排范茂林到昆山学驾驶。他的大哥特地赶到昆山,劝他回家。他说:“好男儿要保家卫国。”半年后,学有所成的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一名汽车兵。在朝鲜,他每天晚上开车出发、早上返回,运送人员、物资等。凭借娴熟的技术,他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颁发的安全行车5000公里纪念章。
1969年,范茂林从部队回到靖江,到农村老家种过地,后来从县物资局生资公司离休。这么多年,战友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直深深地印在范茂林的脑海中。他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何旭耘)
孙国民:一生践行“干字当头”
家住城区虹桥新村的孙国民今年90岁,老家在敦义,他于1948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亲历渡江战役。不论参军时还是褪下一身军装,不论身处什么位置,孙国民始终听党指挥跟党走,默默无闻地践行“干字当头”、拼搏实干的人生宗旨。
孙国民从军21年,担任过通讯班长、连长、营部管理员等,直至1969年回靖。1971年,他被分配到供销系统工作,担任五圩港供销站站长。
五圩港供销站拥有职工二三十人,为群众提供土产、百货、回收废品、收购棉花等。孙国民从来不谋私利,不搞特权,只管埋头做事、尽职尽责,在管理供销站、带好职工队伍方面一点不敢懈怠。
54岁时,孙国民按照政策离休。但是,年富力强的他闲不下来,妻子做蔬菜生意,他就骑车外出批发蔬菜,做妻子的坚强后盾。
“不管任何时候,干字当头,劳动不分高低贵贱,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回想往事,孙国民用现在的流行语表达心声。(蒋文洁)
范广兴:从军是为了保家卫国
“渡江战役打响的时候,我们收到指令,要横渡长江,去江南执行特殊任务。”范广兴当时是靖江独立团炮兵六连的战士,在连队中担任排长。范广兴记得,渡江那天,天才蒙蒙亮,靖江独立团的战士们一路向江南进发,一条条小木船上坐满了士兵,长江上千帆竞发,不少沿岸的老百姓都过来帮忙。
1947年3月,范广兴入伍,那时他才20岁,当时因为条件限制,只读到小学三年级。进入部队后,他勤奋好学,又继续读了四五年书。范广兴说,自己当兵就是为了保卫国家,保护家乡,是为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后来,因地方到部队借用人员,范广兴回到靖江工作,先后在团结粮管所、斜桥粮管所、西来粮管所工作过。范广兴说,多年来,党和政府都很关心自己。“先有国才有家。现在,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王方珏)
毛锦章:做党的忠诚卫士
“我们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是中国共产党给人民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带领人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都是享了共产党的福!”住在城区渔婆新村、参加过渡江战役的毛锦章牢记党恩,一生践行“永远跟党走”,如今96岁还在向人们宣传共产党好、共产党亲。
毛锦章1948年6月参军,1956年11月离开部队,渡江战役经历和整个从军经历是他一生的骄傲。说起参加渡江战役,毛锦章依然激情澎湃,且记忆清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牢记于心。
军旅生涯将毛锦章历练成合格的共产党员。离休前,他被安排到南京、扬州、靖江等地区的多个岗位上工作过,不论被安排到哪个岗位,不论工作有多苦,忙的时候甚至个把月才回家一次,他都毫无怨言,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离休后,毛锦章继续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积极为建设发展建言献策,自发向周围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自己的言行带动更多的人爱党爱国。 (蒋文洁)
陈锦堂:祖孙三代接力从军
一天兵,一生情。1948年10月满腔热血参军、参加过渡江战役的陈锦堂保持军人本色,深深地影响了子孙后代,他家祖孙三代接力从军。
家住城区物资局宿舍区的陈锦堂今年91岁,虽然记忆力衰退,却能将年轻时参军、工作的经历娓娓道来。“解放军到哪儿都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背后是百姓众志成城的帮助。”陈锦堂回忆自己随部队渡江前后经历时,顺口而出解放军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进城不进家”等军规。这些军规牢牢地印刻在他脑海里。
1953年,陈锦堂回到地方,被安排到多个岗位上工作,包括供销社、靖江县委组织部、靖江县物资局等。自1970年起任职县物资局局长的十年间,他清正廉洁,作风务实,经常带队外出采购煤炭、木材等物资,保障靖江经济发展和物资供给。
受陈锦堂的影响,他的子孙后代从小向往军营,两个儿子、三个孙辈都有从军经历,传承家庭的优良作风。 (蒋文洁)
卞纪章:从英勇战士到无名好人
在靖城街道江华街138号,人们见到93岁老人卞纪章,总会上前热情问候。这位昔日浴血杀敌的老兵,如今是大家交口称赞的老好人。炮火赐予他光荣和病痛,他以行善一生作为报答。
1949年的春天,卞纪章毕生难忘。时任第三野战军29军87师工兵排排长的他,回到靖江,与战友们宿在柏木乡长埭的一个农户家。“老百姓对我们是真的好啊,见我们袜子破了,立马拿出自家所有的袜子。”卞纪章回忆。渡江前的每一天,卞纪章都高度紧张地训练排地雷、包炸药、破电网,最快乐的时光是与战友、农户一起吃饭聊天,憧憬美好的未来。
4月21日晚上,卞纪章与战友们出发前往罗家桥港,与船工一起,从芦苇荡里牵出隐蔽的船只。船只载着30名战士、1名船工,在风急浪高中,奋力向南。“到了江面上,不知是炮火还是江浪,船帆被打断了,船只开始不稳。”卞纪章作为这艘船的指挥员,沉着应对,一边命令一部分战士将船上一侧的缆绳剪断扔进江里,维持船只的平衡,一边指挥其余战士加速划桨。船只在第二天凌晨三点左右,抵达江阴黄山,靠岸时,卞纪章全身湿透,却顾不得休息继续登岸行军。
在靖城街道居住的日子里,卞纪章热情公道地帮助解决一件又一件邻里纠纷,听到哪家有困难了,他总会悄悄地送上钱款。四川雅安地震、乡间道路修建……卞纪章慷慨解囊后,从来不愿留下名字。 (朱娜)
万明根:扎根农村,朴实做人
1947年,万明根在靖江参军,成为新四军靖江独立团的一名战士。1949年,17岁的他在大部队的安排下,跟随200多名靖江独立团的战士调到了山东,之后乘火车到南京,渡江战役时,他跟随部队从南京一直打到上海。
“渡江战役后,我被安排到炮兵第九预备学校学习。”已近九旬的万明根告诉记者。他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1957年复员。
万明根说,靖江独立团原先只是地方部队,后来编入了新四军,在渡江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独立团的战士大都是靖江人,对长江很熟悉,水性都不错,他们教战友们学习游泳,克服对水的恐惧。渡江时的先头部队里,有不少独立团的战士。
复员后,万明根回到老家原八圩乡四圩大队,担任了两年队长,之后扎根农村,当了大半辈子农民。当兵的经历,改变了万明根的一生。他生育了四个儿女,家里困难的时候,常常揭不开锅。他时常教育子女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这句淳朴的话语,正是渡江精神的内涵。
在万明根的影响下,他的孙子参了军,当了两年义务兵。如今,万明根一家四代同堂,生活幸福美满。 (陆程红)
张一飞: 指导员用鞋带将自己和张一飞的手绑在一起
1949年新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国革命者发表讲话,号召军民将革命进行到底,要取得更伟大的胜利。这让当时正在盐城华中革命大学学习的张一飞和同学们热血沸腾,革命斗志高昂。那一年,他才19岁。
4月上旬,张一飞和同学们完成学业,整理行装,列队开拔。抵达部队后,张一飞被分配在十军团31军后勤部。部队很快行军至靖江罗家桥港口,准备渡江。
张一飞的老家就在东兴镇惠丰村,虽然近在咫尺,可军令在身,他根本没有回家的念头。而且,同行的北方战士们,第一次看见滔滔江水,还真有点胆怯。他们以为,长江和黄河一样,冬天会结冰,人可以在冰面上行走。可眼前的波涛滚滚让他们对渡江产生了畏难情绪。张一飞就开导他们,以自己在江边长大的经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渡船。
4月21日,渡江命令下达,解放军坐上一艘艘船,像离弦的弓箭一样向南岸驶去!后勤部队的渡江时间是夜里9点至12点,按军令,三个小时必须过江。张一飞和战友们冲到岸边,随便找哪艘船,只要坐足9人,就可以开船。小船摇摇晃晃,在江水中起伏不定。身边,不时有子弹穿梭,有炮弹飞落,激起高高的水柱。那样的情景,是非经历过的人难以想象的。到达南岸,张一飞和战友们跳船上岸,一路上,身边都是川流不息的奔跑着的战士,还有不停的命令声:“快点,跟上、跟上!”黑夜里,指导员用鞋带将自己的手和张一飞的手绑在一起,因为他是北方人,听不懂吴语方言,离开了张一飞,就成了聋子、瞎子。
天亮后,他们看到军用卡车、辎重车辆来来往往。找到所属部队后,张一飞他们才知道,我们的渡江大军已经横扫苏锡常国民党军队,直往南京而去。(仲一晴)
夏子贤:把艰苦奋斗精神传承下去
渡江战役期间,从战前的筹集粮秣,疏河开坝,到战役打响后的运送补给,靖江人民组成的民工队伍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年89岁的夏子贤是一位曾经在渡江战役中立下功劳的支前民工。他的家里保存着一张七十年前的“渡江支前光荣证”。回忆起当年,因中风卧床在家的夏子贤依然很激动,他说:“我肯定要保护好这张渡江支前光荣证,这也是我最光荣的事情。”
夏子贤家住马桥镇新市村,70年前,他作为支前民工,主要负责运送卫生药品。“每天要挑一百斤的卫生药品,走一百里。那时没有现在便捷的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走路。我记得挑了有6个月。”渡江战役打响时,夏子贤在西七圩渡江点后方,在枪声炮声中照顾伤兵等。
渡江战役结束后,夏子贤回到老家,基于他在渡江战役中作出的贡献,队里让他担任了小队会计,这一做就是十五六年。“参加渡江战役,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很感谢组织。”夏子贤说,在那个年代,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照顾。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夏子贤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辛勤劳作大半辈子的夏子贤,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给了子女。
(陆程红)
刘惠民:渡江战役是一生的记忆
今年92岁的刘惠民精神矍铄,讲起当年支援渡江战役的情景,依旧记忆犹新。在刘惠民家中,有一张珍藏了70年的“渡江支前光荣证”,这张光荣证记录了他当年的烽火岁月。
刘惠民是原侯河乡人。1949年3月初,刘惠民和同乡一起加入解放军民工队伍。3月中旬,民工队伍去海安李堡集训。刘惠民被分在扁担队,主要是帮助挑送被子、设备等物资。当时物资匮乏,刘惠民还要打草鞋,加上生活用品,每一担大概在100斤左右。4月23日,刘惠民所在的民工队伍在大部队渡江后,在东兴镇萝卜港过江。
刘惠民说,参加渡江战役是自己铭记一生的记忆,当时的民工支援队伍和正规队伍一样,纪律严明。战事紧张的时候,飞机就在头上轰炸,生死只在一念之间,是为国家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支撑着自己,能为国家做贡献,感到十分光荣。
现在,刘惠民家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儿子和女儿都很孝顺,他也时常和孩子们讲起这段历史。(王方珏)
顾志勤:用渡江精神奋力建设新中国
今年92岁的顾志勤既是渡江战役的亲历者,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1949年,出生在原八圩江防村的顾志勤刚满20岁,当时是当地一名船工。他出身贫苦,在当时中共长江工委的领导下,他积极参加了大军渡江的宣传、鼓动、支前工作,还曾以身犯险到江阴为解放军侦察敌情。
新中国成立后,顾志勤任八圩轮船站站长期间,建造了扬州地区首艘500客位的渡船,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问题。1971年~1982年,他担任靖江船厂(新世纪船厂前身)的厂长,继续发扬当年全力以赴、万众一心支援大军渡江的精神,以200元起家,建成了能建造过江客汽渡轮、中型货轮的中型造船企业。现如今,船厂依旧是靖江的支柱产业,他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口号仍是新世纪船厂的厂魂。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曾任夹港、九圩汽渡工程副总指挥,工程前期他带领队伍克服困难,筹集资金,最终获得省交通厅的支持。夹港、九圩汽渡的开通,解决了大江南北行车难、长期堵塞的困难,也让靖江实现跨越发展。他的两子一女中,有两人活跃在交通运输领域,默默为靖江交通运输行业贡献力量。 (葛芸)
陆培林:靖江人民与渡江部队鱼水情深
1949年4月21日黄昏时分,第23军69师205团2营5连的战士陆培林跟随部队一起渡江,风急浪涌,他们一往无前,与敌军交战,他们毫不退缩。回忆起当年的场景,陆培林说部队能顺利渡江离不开靖江老百姓的支持。“靖江百姓为支援前线立下了汗马功劳。行军时,沿途的百姓对军队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不仅端茶倒水,还准备后勤物资。渡江时,老百姓又提供了不少船只。”陆培林说,靖江人民是水,渡江的部队是鱼,鱼儿是离不开水的。
如今,88岁的陆培林依旧保持着军人底色,生活简朴,做事认真,为了及时了解国家的新政策新动态,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陆培林家的小辈也深受不畏艰险、奋勇争先的渡江精神的影响,不仅读书时成绩优异,工作后也成绩亮眼。“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希望青年一代好好学习,努力奋斗,用勤劳和智慧为祖国创造更多的财富。”陆培林说。(朱何琳)
祁玉良:在风雨中的江面上飘摇了7个小时
1949年春天,靖江广泛动员青年参加民工团。祁玉良20岁,是家中独子,有个老母亲需要赡养。因此,当他到侯河乡迎祥村(今属马桥镇)报名支前时,领导们考虑再三,拒绝了他的请求。迎祥村没收他,他就跑到其他村报名。侯河乡共8个村,祁玉良就在其中的5个村报了名,终于得到了批准。在祁玉良的心里,燃烧着对国民党残酷杀害乡亲、杀害自己叔父的刻骨仇恨。见到祁玉良这个独子都报了名,乡亲们感动了。经多年战乱戕害的迎祥村,男丁本就不多,但在祁玉良的感染下,竟然有190多位村民报名参加民工团,迎祥村单独组建了一个连,祁玉良担任连指导员。
1949年4月25日,祁玉良带领着民工团,跟随三野后勤医院,于六圩港一代过江。下午5点,祁玉良等8名同志乘坐一条小船开始渡江(大船要留给车马和辎重部队)。那天下着大雨,刮着大风。敌人的军舰也冲到江面上,阻止解放军渡江。小船在风浪里艰难地前进,大家身边不时飞过军舰上射来的子弹。突然一发子弹射中了祁玉良,旁边的解放军一看,惊呼一声:“祁指导员,你受伤了!”赶紧慢慢挪过来要给祁玉良查看伤口。大家仔细一看,真是万幸,子弹打在祁玉良的棉衣衣角,再偏差一点,他可就挂彩了。
小船在江中剧烈地颠簸着,6名同志呕吐不止。祁玉良不停地安慰大家,指导大伙儿将雨衣脱下来,盖在舱中的军资上。小船只能顺着江流飘摇,与风浪搏斗到深夜12点,这艘船才靠近江南岸,几乎接近扬中县了。祁玉良在黑暗中寻找着战友们,喊着出发前大家商量好的暗号:迎祥。直到天亮,祁玉良才召集起队伍,他不顾疲乏,立即赶到部队指挥所领受任务,向南方进发……(仲一晴)
于国富:为伤员们织起“保护网”
1949年年初,21岁的于国富加入到靖江县委组织的民工团中,他的任务就是跟随大军抬运伤员,为冲锋陷阵的伤员们织起一道道“保护网”。
于国富回忆,渡江战役期间,驻扎军队旁设有两处包扎所,而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包扎所间快速往返,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在这期间,于国富不分白昼地在包扎所与前线往返,每天都要抬着伤员走几十里的郊外小道,有时脚掌被尖锐的石子划破也顾不上休息,而是咬紧牙关,争分夺秒地将伤员第一时间送去包扎所。渡江战役结束后,于国富又继续跟随大军南下,支援大军解放杭州和上海的战斗,历时三个多月,才回到靖江,与妻子团聚。
渡江战役后,回到靖江的于国富迟迟难忘解放军在前线作战的雄姿,他深深地被战士们无畏的精神和品格所折服,并将这一精神烙印进了对下一代的教育中去。1976年前后,在父辈的鼓励下,于国富的小儿子于进荣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于进荣服役的5年期间,参与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役中获得了三等功。“我的儿子为我长脸,也为祖国长脸,他比我厉害多了。”如今但凡提起这件事,于国富的脸上都写满了自豪。(严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