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南京蓝天率要达72% 重污染天力争减20%

06.05.2016  23:26

  交汇点讯 十三五期间,水更清天更蓝的目标如何实现?今天,南京环保部门发布《南京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排定未来5年环境治理清单:十项约束性指标,为环境治理划定“硬杠杠”。从天到地,水质、“气质”、土质,三质均要大幅提升;人们最关心的“蓝天指数”即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要从十二五末的64.4%,提升到2020年的72%,城市重污染天气力争减少20%;明确工业污染土地修复前不得用于住宅及与人体健康高度相关的开发。

   目标:

   pm2.5饮用水等十项指标“硬杠杠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指标体系,包括环境质量、污染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四大类16项指标。

  其中,pm2.5浓度、二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与主要污染物减排等10项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其余为预期性指标。十条“硬杠杠”中,除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三类比例保持100%不变,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23.5%不变,其他8项,均要求不同幅度提升。

  规划同时就近期上升为热点的土壤安全问题,加大约束。明确,工业污染场地在相关的管控和修复任务完成前,不得用于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等与人体健康高度相关的开发建设。

   蓝天

   数据比:

   pm2.5年均浓度降低到45.6微克每立方

   二级标准天数比例提升到72%

   现状: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的天数也就是市民俗称的蓝天,是考核环境质量最通俗的指标。今天发布的规划草案显示,灰霾天气天数占比较大,PM2.5超标严重,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2015年,南京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26.9%,降幅居江苏省首位;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的比例达到64.4%,比2013年的55.3%提高了9.1个百分点。

   未来: 南京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主要指标中提到,到2020年,pm2.5年均浓度要降低到45.6微克每立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提升到72%。

  南京将强化应急预警和区域联防联控,到2020年,城市重污染天数力争减少20%。

   强化措施:严控挥发性有机物

  开展重点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监控体系建设,推进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人造板制造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查与综合整治,全面推广“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完成重点化工园区(集中区)和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整治工作。到2020年,重点行业VOCs排放总量削减10%以上,家具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表面涂装行业水性、高固体份、UV涂料等环保型涂料使用率达到50%以上。

  

   数据比:

   地表水省考断面好于三类水质比例提高到59.1%

   现状: 规划草案中体到,十二五期间,南京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较低,城区水体黑臭较为普遍,劣V类水体占一定比例。

  十二五末,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地表水省考断面好于Ⅲ类比例提高至45.5%,长江南京段水质保持优良,固城湖、玄武湖等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有所缓解。

   未来: 到十三五末,水环境的指标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保持“满分”不变,地表水省考断面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要提升到59.1%。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要基本消除。

   强化措施 :江北新区和南部新城试点“海绵城市

  草案提出,巩固已建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对龙潭等2个长江干流水源地和赵村等3个水库型水源地开展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定期向社会公开。

  加快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重点推进江心洲、城北、城东、铁北等主城污水收集系统及郊区街镇建成区污水收集系统配套管网建设,实现供水范围内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组织开展海绵城市试点示范工作,以江北新区浦口中心区和南部新城红花—机场片区为试点,按照海绵城市设计规范要求,分类推进海绵型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建筑小区、河道水系等项目建设。

   土壤

   数据比:

   土壤环境监测纳入预警体系

   明年完成农用土壤环境污染等级三色划定

  水和空气之外,土壤安全成为近期热点。

  记者从规划中看到,南京将制定实施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优先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实行土壤分级分类修复治理。

  到2020年,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南京将编制全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关停搬迁企业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建立土壤环境数据库。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纳入南京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制定土壤环境监测计划并组织落实。制定土壤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预案。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保证逐年增长。

  实施农用地分级管理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土壤环境分区管理。2017年完成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划定,将农用地分为未污染、轻(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三个等级,分别标示为“绿色”、“黄色”、“红色”。对“绿色”等级农用地实施优先保护,严格控制在“绿色”等级农用地集中分布区新建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皮革等行业企业。

  对“黄色”等级农用地实施合理安全利用,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农产品超标情况,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农用地安全利用方案。

  对“红色”等级农用地实施严格管控,调整种植结构或制定退耕还林计划,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或饲草。

  到2020年,南京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89%(预期性指标),粮食生产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达标率不低于90%。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土壤环境实施分区管理,定期跟踪饮用水源地土壤环境质量,对污染区域及时隔离并提出改善和修复土壤环境质量的方案。

   强化措施一:工业污染土地修复前

  不得用于住宅及与人体健康高度相关的开发

  规划对土壤管理增压,一系列强化措施确保土壤使用安全。

  草案中提出,严格环境准入,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新的污染。建立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强制调查与备案制度,保障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

  对明确有污染风险的场地,应开展场地修复工作,修复治理工程另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新(改、扩)建的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应当对建设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委托第三方验收并报环保部门备案。

  实施工业污染场地分类管理。加强对工业遗留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明确修复责任,制定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方案,在相关的管控和修复任务完成前,不得用于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等与人体健康高度相关的开发建设。

  规划提出,积极稳妥处置突发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到2020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开发为住宅类用地的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5%。

   强化措施二:划定土壤修复重点区域

  实行污染土壤分区分级分类修复治理,明确修复责任,保障工矿业遗留场地的安全再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污染土壤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以金陵石化及周边地区、大厂地区、化工园地区、梅山钢铁及周边地区、长江二桥至三桥沿岸地区等重点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地等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治理与修复,确保土地转换用途后的安全利用。及时清理因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泄漏、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的土壤。

   九大类53项重点工程(附表)

  为完成“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主要任务,规划草案提出,将重点实施产业绿色转型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土壤污染防治工程、生态保护工程、固废污染防治工程、环境风险防范工程、宁静工程、环保能力建设工程等9大类53项重点工程。

   考核结果公开

   对各区一把手一票否决

  南京拟将“十三五”环保规划目标指标分解到年度生态环保建设目标任务,其中重要的指标纳入全市综合考核目标体系。

  规划草案提出,把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及下级人民政府年度考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内容,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各区(园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对未完成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或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市级监察、环保部门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即日起草案在南京环保局官网公开征求意见,关注环保的热心人士可上网站详细了解。

  交汇点记者 倪敏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