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瑶山“灯塔”依然明亮

17.03.2015  03:53

  他生前热爱故土,痴心教育,爱生如子,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广西十佳校长、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等诸多荣誉,被学生尊称为“莫爸爸”;3月9日,他匆匆辞世,四面八方的学子自发涌来悼念——

  生前,即使担任校长,莫振高依然舍不得离开讲台。

  3月9日下午,接到莫校长去世的噩耗,韦景煜立即丢下手头工作,赶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此刻,他身在北京,心早已飞到都安。

  “校长就像我阿爸一样”……在莫校长灵堂前,韦景煜堂堂八尺男儿,哭得像个孩子似的。

  莫振高,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学生口中的“莫爸爸”。他辞世的消息,引发了都安瑶山的普遍痛悼。

  3月9日,这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的楷模,走完人生最后一程,长眠瑶山。

  曾经欢快的校园,此时弥漫着无尽的悲怆……因为,他才60岁,走得太匆忙了。

  生前,他靠微薄工资、“化缘”善款圆了近2万名贫困生的大学梦;身后,数千师生、十里八乡的群众,用如潮般的哀思,表达崇高的敬仰和由衷的挽留。

   悲恸动容

   ——他的辞世,令整个瑶山心碎

  3月9日下午,莫振高辞世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短短几个小时,几乎所有都高校友都得知了这一噩耗。

  都安高中资助办主任韦喜凤老师的电话被打爆,学生们都不相信,那么高大结实的莫校长,怎么说没就没了。

  据介绍,莫振高2月份被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结石,但他仍坚持带病工作。3月9日15时,“”老师们在南宁开会,实则治病的莫振高,因突发心源性疾病不幸辞世,享年60岁。

  当晚21时整,都安高中数十间教室同时熄灯,校园似乎忽然“停电”,一片静寂——这是学生们自发组织的全校熄灯致哀活动。4600多名学生集体起立,为莫校长默哀3分钟。

  3月9日21时许,儿子莫智携妻子从深圳赶到家中。刚下车,媳妇就瘫软在地,哀嚎着“爸、爸……”,可惜,莫振高再也听不到这个“比儿子还亲”的媳妇的呼喊了。

  3月11日,连春节都“舍不得”回老家的广州校友杨晓乾心里明白,再忙再累,这一次必须回去,一定回去。“前几天还和校长通话,说过段时间回来聚聚,想不到竟成诀别。”风尘仆仆的杨晓乾悔恨不已。

  身在国外的校友蓝程,则委托60多岁的父亲蓝老前来悼念。蓝老眼睛红肿,“校长是小孩的恩人,我们还没得报恩他就走了,太痛惜了。

  连续6天,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都安县城3家花圈店的花圈全部脱销。

  3月15日,以瑶山风俗举行追思,都安民众几千人为“莫爸爸”送别,队伍绵延数百米。

  那一刻,莫振高无比崇高;那场景,令人无比悲恸、动容。

   花朵园丁

   ——学生是花朵,他是辛勤的园丁

  他仅是一位高中校长,他的噩耗为何引起如此震动?

  “如果学生是瑶山未来的花朵,他就是播种瑶山希望之花的辛勤园丁。”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一句评价语,概括了莫振高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为山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大爱人生。

  从小经历艰辛的莫振高坚信:知识,才是焦渴的大瑶山迫切需要的阳光雨露。他选择教书,就是带着改变瑶山面貌的决心来的。

  只要不出差,不放假,每天早上6时准时到校,晚上23时回家,这个“时刻表”,莫振高一直坚持了30多年。

  教书育人,事必躬亲。1996年以来,即使担任校长,莫振高依然坚持肩挑两个毕业班以上的主科教学,每周上10节课以上,且成绩优异。如此“痴心”教育的校长,放眼全国也是少见。

  讲台上,莫振高是一位良师;讲台下,他更是一位慈父。

  “帮助一个贫困生,就是帮助一个家庭。”从小父母双亡、由姐姐抚养成人的莫振高,对贫困感同身受,对贫困学生格外用心和动情。

  30多年来,为了不让贫困生失学,大瑶山到处留下了莫振高家访的足迹。2009年,遭受家庭变故的黄安添,心灰意冷想退学。莫振高了解情况后,步行山路4个小时到家中慰问,并把黄安添列入重点援助对象。当得知妹妹黄柳葵在别的学校读高中时,莫振高把她转进都安高中,方便兄妹俩互相照顾。

  “没有莫校长,就没有我们兄妹的今天。”悼念现场,黄安添兄妹抱着师母黄西彦痛哭流涕,久久不能分开。

  为了让更多人帮助更多的贫困生,莫振高学会了“化缘”,到处游说企业、单位、个体老板捐资助学。为此,他得到“乞讨校长”的称号,他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

  曾有很多校友想请莫校长吃饭,都被他婉拒:“吃饭就免了,拿这笔钱帮帮贫困的师弟师妹吧。

  30多年来,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近10年来,他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帮助近2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都安高中也成为全国“圆梦-梦圆”的发祥学校。

  30载苦心栽培,莫振高“桃李满天下”。都安高中也名满八桂,连续20多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都高校友遍布国内及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国家。

  知识,改变了山里人的命运。其中,莫振高功不可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广西十佳校长、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厚重的荣誉簿,记录了莫振高对教育无私奉献、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

   清贫坚守

   ——他见识过大世面,却心系故土

  清贫,是莫振高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过冬就2套运动服、2件保暖衬衫,那是莫振高为早上带领学生晨练添置的。家里就厨房、电冰箱最显眼,那是为师生们到家聚餐准备的。办公桌椅与学生“同款”,并不是没有办公经费,而是莫振高“克扣”下来充当贫困生资助费了。

  古山乡的黄春茜一辈子铭记,自己考上大学后,因为没有学费选择放弃。莫校长知道后,第一时间赶到家里,并拿出自己积攒下来的1000多元钱塞到她手中。大学期间,为了让黄春茜安心完成学业,莫校长每月定期给她寄生活费。

  事实上,慷慨的莫振高并不富有,唯一的经济来源便是自己和爱人的工资。为能多资助一些贫困生,他们一家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如果说清贫是一种生存状态,莫振高在这样的状态中锻铸了震撼人心的坚韧精神。

  诱惑,不是没有。多年来,由于教学成绩突出,莫振高多次被推荐到政府部门任职,被外地学校高薪聘请,但都被他拒绝了。

  他热爱瑶山、心系故土。“如果我离开学校了,这些孩子怎么办?”这个信念,让莫振高在都安高中一呆就是30多年,他甘愿一辈子做个穷教书匠,做瑶山的孩子王。

  这份坚守和责任,托起了数万瑶山孩子心中的梦,也让莫振高的心永远飞不出瑶山。

   传承希望

   ——继承遗志,瑶山“灯塔”依然明亮

  以前,每天早、中、晚上课铃声响起,一个双手叉腰的高大身影都会定时出现在教学楼前。那是莫校长在督促同学们不能偷懒,赶紧进教室上课。

  往后,都安学子再也看不到这个熟悉的身影了。但是,莫振高爱生如子的场景、谆谆教诲的声音,仍历历在目、萦绕耳畔。

  韦景煜还谨记,每次在校长家吃饭,校长都语重心长教诲,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知识,所以要拼命读书,努力走出大山。这种“不放弃”的精神,至今仍让韦景煜每每在困难时刻坚持挺住。

  让杨晓乾最感动的是,莫校长记忆力惊人,时隔多年,他依然记得每个学生的名字,甚至坐在哪个教室、哪个位置,考上哪所大学。每次见面或电话寒暄,莫校长不仅关心每一位毕业生的近况,甚至要求大家多指点师弟师妹,让他们学有所用、业有所成。

  校长辞世了,都安高中教研处主任宋显斌发现,现在学校的学习风气更浓了,学生们像是憋足了劲努力学习,用学习忘记失去校长的“”。

  高三359班团支书韦静告诉记者,每次经过教学楼,莫校长那个双手叉腰的高大身影仍然依稀隐现,激励她跑得更快,用更优异的高考成绩,告慰校长的在天之灵。

  莫振高,一个铭刻在瑶山群众心坎上的名字,一位永驻学生心中的“莫爸爸”,他的灵魂在大瑶山永驻!

   爱与责任的精彩诠释

   本报评论员

  瑶岭含悲,澄江呜咽。我们为一位师者的猝然逝去感到无比的痛惜。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豪气干云的话语,但莫振高以毕生的心血,用爱与责任铸就的丰碑,长留天地之间,耸立万千学子心中。

  他是那样爱他的学生。四处“化缘”,八方求助,开创性的“圆梦行动”,展开无数瑶山学子的人生画卷。自己生活清苦,却拿出微薄的收入帮助困难学生。想尽一切办法,只为一对姐弟得以相互照应。踏破铁鞋,遍访瑶山,拼尽全力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他是那样爱他的事业。以心相许,不离不弃,谢绝三尺讲台外的所有诱惑,以一生的耕耘与守望,书写民族地区的教育传奇。朝于斯,夕于斯,心中没有自己,只有教书育人,只有如何让都高上层楼、再上层楼……

  责任感是人类最宝贵的情感。有了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国家才有尽忠之心,面对长辈才有尽孝之思,面对事业才有尽力之诚。莫振高的岗位责任感,是一个母亲哺育孩子渴望成长的责任感,是一个农民培育庄稼期盼丰收的责任感。责任出爱心,责任出勇气,责任出智慧,责任出力量。

  爱与责任,成就一个师者的灵魂,诠释着一个师者的崇高。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莫振高一样的师者。我们的建设事业,需要无数个像莫振高那样的工作者。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斯人已逝,榜样长存!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标题:追忆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瑶山“灯塔”依然明亮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