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七部委联合印发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

09.01.2015  13:40
      由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国管局、能源局、质检总局、标准委研究制定,旨在落实国务院《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实施。《方案》表示,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通过树立标杆、政策激励、提高标准,形成推动终端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公共机构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定期发布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终端用能产品目录,单位产品能耗最低的高耗能产品生产企业名单,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公共机构名单,以及能效指标,树立能效标杆。对能效领跑者给予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公共机构追逐能效“领跑者”。适时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强制性能效、能耗限额国家标准,完善标准动态更新机制,不断提高能效准入门槛。         根据《方案》,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范围包括三类:终端用能产品(以下简称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和公共机构。         用能产品:综合考虑产品的市场规模、节能潜力、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标准规范、检测能力等情况,选择量大面广、节能潜力大、基础条件好的变频空调、电冰箱、滚筒洗衣机、平板电视等家电产品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以后逐步扩展到办公设备、商用设备、照明产品、工业设备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产品。         高耗能行业:综合考虑行业的能源消费量、节能潜力、节能技术发展趋势以及能耗统计、计量、标准等情况,选择火电机组、原油加工、钢铁、乙烯、合成氨、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等产品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以后逐步扩展到电力、石油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其他产品。         公共机构:按照同类可比原则,对公共机构进行合理分类。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评价的规范性,先以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为重点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逐步涵盖各类型公共机构。       《方案》指出,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应满足以下要求:能效水平达到能效国家标准的1级能效以上,且为同类型可比产品中能源效率领先的产品;能效“领跑者”指标应逐年提高。采用先进高效的节能技术和零配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能耗较低。产品获得国家采信的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具有国家认可实验室的第三方能源效率检测报告。产品质量性能优良,近一年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该品牌产品无不合格。产品为量产的定型产品。生产企业为中国大陆境内合法的独立法人,具备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的供应体系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力,承诺“领跑者”产品在主流销售渠道正常供货。         高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应满足以下要求:单位产品能耗水平达到能耗限额国家标准的先进值,且为行业的领先水平。能效“领跑者”指标应逐年提高。“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均完成了政府下达的节能量目标任务,未使用落后的用能设备和产品。按照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331),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了完备的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体系,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满足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要求,已经通过能源计量审查;建立了节能奖惩制度;已经开展或正在开展能耗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建设。年能源消费量超过 1 万吨标准煤的独立法人。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         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应满足以下要求:按照同类可比原则,能源效率为同一气候类型中同类公共机构的领先水平。能效“领跑者”指标应逐年提高。未使用落后的用能设备和产品。建立了完善节能管理制度和能源管理体系,在本地区同类型公共机构中节能管理水平领先。建立了完备的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体系,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满足国家标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9149)要求。年能源消费量一般不低于50吨标准煤。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另外,《方案》表示,将加大能效“领跑者”指标的政策采信力度,把能效“领跑者”指标作为能评、化解过剩产能、实施差别电价等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严格能评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优先选用能效“领跑者”产品和设备。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节能改造项目要优先选用能效“领跑者”产品。       2013年6月1日,家电行业最后一个刺激消费政策——节能惠民画上句号。这个句号,意味着国家对家电行业长达5年的政策扶植完全结束。在节能惠民政策结束后,市场上出现一定“开倒车”的现象,低能效的家电产品占比有所抬头。业内人士认为,此时能效领跑者制度出台,时间是“比较恰当的”。家电能效领跑者制度对推进行业节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引导行业发展方向,包括有效推进节能标准更新、促进消费者对节能产品认知都有帮助。         但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果能效领跑者制度像节能惠民政策那样采取政策补贴,可能会提前透支市场需求,打乱市场正常运行节奏。对此,专家表示,节能惠民工程除了促进行业节能水平提升之外,还有拉动消费作用,而能效领跑者制度政策设计的方向主要是促进节能技术发展,重点并不在于刺激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