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建立健全贫困新生资助体系
南京邮电大学建立健全以新生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绿色通道、减免学费、临时困难补助为主体,社会力量捐资等为补充的贫困新生资助体系,全力做好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资金的筹措、管理、发放、监督等工作,在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发挥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效。
学生入学前,贫困学生可在家乡所在地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入学时,因家庭困难,无法按时、足额缴纳各项费用,均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入校后,再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由学校核实认定后建立贫困档案,根据困难情况对档案进行分级,再根据贫困等级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并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成绩优异的,还可以申请新生奖学金;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部分学费减免,并每年拔专款,为每位贫困学生购置寒衣,给予伙食补助、寒假路费补助、商业保险费用补助等多项临时困难补助。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强对资助工作的管理,建立奖惩机制,完善监督机制,不断加大监管力度。
学校努力争取更多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先后一大批企业、社会团队和机构、爱心人士和校友在学校设立了江苏省福利彩票爱心助学金、南京市福建商会助学金、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助学金、太平洋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助学金、移动助困金、电联助困金、浙江台州陆桥商会助学金、江苏教育发展基金会圆梦助学金、慈林助学金等,助困助学金额约100万元,还捐赠了一批自行车、衣服等物品。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本着用好每一分钱、每件物品的态度,坚持公开、透明助困原则,分期分批及时开展资助。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助力贫困学生。在给予贫困学生经济和物资帮助的同时,学校将资助工作与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相、感恩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树立和宣传一批不畏困难、心怀感恩的优秀学生典型,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怀,努力培养他们爱党爱国意识、奋发进取意识、自立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勤俭节约意识、感恩奉献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