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三适”原则 引导舆论重心
核心阅读
对于事实类要素,要按照“第一时间”原则,及时准确发布。对于问题类要素,要按照“积极稳妥”原则,逐步慎重发布。
树立新闻报道平衡理念,变“一方说”为“各方说”。将“有用、有利、有效”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理性思辨,解疑释惑。
探索应用信息传播规律,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组合不同媒体,拓展报道深度,打破传统典型人物形象塑造的平面化、样板化、单一化。
当前,网络舆论场日益呈现出信息传播即时分散、舆论重心多元裂变、网络社会动员能力持续增强的鲜明特征。面对新形势,如何在信息发布中抢占主动,如何在众声喧哗中掌控舆论重心,如何在个体的情绪化表达中引领整体的理性冷静,成为当前新兴主流媒体(传统主流媒体创办的新媒体)面临的突出挑战。
提高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能力,做好突发事件和社会问题报道是新兴主流媒体的一门必修课。新兴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和社会问题报道中,既要把握好信息发布的时机以防控网络谣言,又要把握好正面引导的“度”以引导舆论的重心,更要把握好正面典型报道的“效”以严控网络负面动员。为此,新兴主流媒体需从新信息发布适时、适度、适效的“三适”原则着手,做好正面舆论引导。
信息发布要“适时”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发布如果在时间上“失之毫厘”,在传播效果上则“谬之千里”。为有效防控网络谣言的滋生,对于突发事件和社会问题报道,新兴主流媒体应对新闻要素加以分类,把准发布最佳时机,明确时间概念,不滞后也不超前。
对于事实类要素,要按照“第一时间”原则,及时准确发布。特别是对于新闻事件的“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Who(人物)”等信息披露,切忌迟滞缓怠、模糊不清。综合分析今年发生的“4·25”尼泊尔地震、贵阳“5·20”楼房垮塌事故、“6·1”长江客船翻沉等突发事件可以发现,抢占新闻事实发生后的120分钟,正逐渐成为媒体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的“黄金法则”。
对于问题类要素,要按照“积极稳妥”原则,逐步慎重发布。突发事件和社会问题发生的原因、问题存续的根源、解决问题的措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应根据权威调查情况,慎重报道、逐步发布。如在事态尚未完全调查清楚的情况下,一味追求报道的时效性,盲目追求快发、早报,一方面容易引发公众对显性的、直接的原因进行片面放大,过分解读,另一方面会导致公众对隐性的、间接的原因进行妄自揣度,以讹传讹。
正面引导要“适度”
在突发事件和社会问题报道中,新兴主流媒体要掌控舆论的重心,核心是要把准舆论引导的度,既要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回应受众关切,又要善于因势利导,引导受众正确认识事实真相。
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报道事实真相,新兴主流媒体要牢固树立新闻报道平衡理念,变“一方说”为“各方说”。在随时随地可实现高速移动互联的网络时代,一方面极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扁平化程度,带来了更快捷、更多元、更丰富的海量信息,另一方面也使人人都成了自媒体,助长了朋友圈式集聚发酵的信息传播。适应这种新常态,新兴主流媒体应将向受众展现立场公正、信源多样的信息作为自觉追求,将对立面的事实和观点同时摆出来,让争论双方或多方的意见都得到充分表达,做到事实平衡、观点平衡。
坚持将“有用、有利、有效”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新兴主流媒体要始终坚持积极正面的态度,变“以情动人”为“以理服人”。媒体进行负面监督,根本目的是让受众明察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激发社会公众的理性认知。这也决定了媒体的新闻报道必须具备针对性、有用性、有效性、有利性,不能盲目煽情,而要理性思辨,不要激愤民意,而要解疑释惑、缓解矛盾、解决问题。
典型报道要“适效”
新形势下,个体意识的增强对典型报道发挥舆论引导、榜样示范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适应多元媒介、多元话语、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特性,典型人物的报道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符合时代的需求,准确把握典型宣传主题,使其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内涵。要牢记“过犹不及”,坚决摒弃传统典型报道“高大全”“伟光正”模式。深入采访对象的实际生活,关注生活细节中体现的人性之美,使典型人物具有更多的亲和力。要多视角的展示典型人物的形象,最大程度还原他们作为普通人血肉丰满的真实一面,使受众在心理上、情感上更容易产生接近性、共鸣性。
适应传播渠道多元化、信源多样化、信息选择多样化、关注重点多元化的信息生态,典型人物报道必须探索应用信息传播规律,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组合不同媒体,增强报道影响力,拓展报道深度,打破传统典型人物形象塑造的平面化、样板化、单一化,才能真正使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成为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重要形式。
要“作为”,不要“作秀”;要“榜样”,不要“神话”。新兴主流媒体只有遵循科学规律、传播规律,通过人性化、多元化、丰富化的形象构建,展现典型人物身上的时代共性、人文情怀,才能使典型人物在凝聚正能量、网络正动员方面发挥更加显著的传播效果。 (河北日报社 别志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