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遗体捐献者致敬 江苏首个医学伦理教育馆亮相
新华报业网讯 过道墙上挂着达芬奇的画作和一幅幅书法作品,馆内柔和的灯光照着遗体捐献者们生前的美好留影。这是13日开馆的南医大医学伦理教育馆呈现的温暖情景,该馆是也我省首个医学伦理教育馆。开馆仪式上,在场的全体人员用默哀表达对志友诚挚的敬意。
“逝去的生命在这里永恒,生命的大爱在这里传真。”据南医大解剖学系主任丁炯介绍,医学伦理教育馆是南医大纪念遗体捐献者及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地,馆内洋溢着浓厚的“感恩、尊重、大爱”氛围。“南医大学生上第一堂局部解剖实验课,都要向遗体捐献者默哀致敬,第一堂系统解剖实验课就是感恩教育。”
“党洁清,捐献遗体给母校的首位学子;丁又川、施佩秋夫妇办理遗体捐献登记后,他们的晚辈们纷纷响应,全家8人加入志友组织;邵泽中和他的爱人邓克及年仅18岁的孙子邵涵先后参加志友;迈克尔·沃德是首位加入志友的外国友人,71岁时申请加入志友组织……”教育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遗体捐献者们来自社会各界,其中既有普通知识分子、离退休干部、工人、农民,也有院士、将军,他们的无私奉献行动和精神无声地推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医学离不开解剖,而解剖离不开遗体。”据介绍,1996年至2006年,南医大平均每年接收遗体数不足30例。在相关各方共同宣传及志友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遗体捐献行列,从2007年至今年均接收遗体数上升至70例。截止目前,南京市志友组织登记人数达6677人,实现捐献1217例,其中南医大接受捐献779例。
“虽然我校接收数量有提高,但目前遗体捐献与医学教育规模仍不符合,遗体来源短缺,严重影响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阻碍临床诊疗水平提升。”丁炯等告诉记者,南医大目前可以实现10个左右学生学习一例遗体,部分医学院校则为20-30个甚至更多学生学习一例遗体,而理想的状态是2-4个学生学习一例,所以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能够向志友们一样,勇敢地加入遗体捐献行列,为医学发展做贡献。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廷玉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