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南京市民做香包 与文化遗产零距离
“文化遗产日”剪绒花、做香包、看民间舞蹈——
市民与文化遗产零距离
龙虎网讯 昨天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南京不少文博场馆都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展示文化遗产的魅力,这其中多是互动体验和活态展演,让市民能零距离接触文艺遗产。
南京绒花、南京剪纸、金陵竹刻、秦淮灯彩……昨天上午在熙南里文化街区内,11项传统非遗品种集中展演,更特别的是非遗传承人与徒弟同台登场,秀技艺的同时,也在展示这些文化遗产的代代相传。
南京绒花摊位前东西不多,人却不少。62岁的南京绒花传人赵树宪正用一把剪刀一面旋转着绒条,一面小心翼翼地把绒条两端剪得尖细,这个过程叫“打尖”。身旁的女徒弟朱媛也和师傅做着相同的动作,不过技法看起来还不很熟练,“我才跟师傅学了一年多。”80后女孩朱媛对记者羞涩地解释道。朱媛此前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南京绒花技艺后,就到民俗博物馆里来找赵老师学艺,如今她是赵树宪的第一名全职弟子。
“现在学习这项技艺的人不多,能有人全职和我学很开心。”赵树宪表示,在十几年前,南京绒花几乎无人问津,他曾一度不干了,不过近10年来,南京绒花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他指着摊位上一个展示的绒花凤冠告诉记者,“这一个凤冠差不多能卖4000元,现在传统婚礼渐渐热起来,新娘子头上就要戴这个,会提前找我预订。”
昨天下午,在南博非遗馆民俗艺苑,徐州香包代表性传人教做香包的活动引来了几十个家庭热情参与。布料、棉花、针线、中草药、中国结、珠子……老师将制作香包的材料一一分发给学员,开始讲解起香包的传统来:“香包,又叫香囊、香布袋,在汉代成年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到了明清,香包又成了爱情的信物。”接下来就是制作了,在布料中塞进棉花和中草药,再用针线缝起来,不少学员没做过针线活,不是缝歪了,就是不够饱满,老师现场手把手地教,并传授一些制作香包技巧心得,譬如缝制时针脚要细密,放人造棉时要饱满、匀称,这样整个香包的外形才好看。“妈妈,你看,我做的第一个香包。”小姑娘梁心语兴奋地对妈妈说,“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但我想每年端午都亲手做一个。”
昨晚,在老门东街区大舞台,15个传统音乐舞蹈上演,这些表演让市民体验到了浓浓的民俗味儿。
“这是什么?”当几匹仿制的大马驮着扮演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小演员登场时,不少孩子开始问身边的父母。这个被称作“东坝大马灯”的民间舞蹈从明朝起源,此前是演给南来北往的客商看的,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鼓点,马队交替布阵,还模仿马的跳跃,最后按“天下太平”4字笔画走阵收场,场面相当壮观。接着,高淳、六合民间艺人组成的“南京民歌队”出场,他们演唱的在乡间劳作时传唱的民间小调,曲风和歌词都相当淳朴。江浦手狮、栖霞龙舞等传统舞蹈项目也是热闹非凡。省内其他城市的非遗项目也前来助阵,包括《吴歌》、《泰兴花鼓》、《徐州唢呐》、《邳州跑竹马》、《南通跳马夫》、《茅山号子》等,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李袆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