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先育人,丰田汽车用27年赞助了一家学校!
祖祖辈辈务农的贫困家庭男孩张文(化名),17岁时离开家中唯一的亲人妈妈,独自一人来到沈阳丰田金杯技师学院,开始了举目无亲的漫漫求学路。从初期的想家、抵触、不解,到后来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奋发努力,终于,在2012年“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一举夺魁,被沈阳造币厂破格录用。在采访时,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将来日子好些了,能把妈妈接到身边好好孝顺。
这是一个年轻人最朴实的心声,通过掌握一门技术,改变自己和整个家庭的命运。
3.3万“分之一”
在沈阳丰田金杯技师学院27年的发展历程中,张文的故事,仅是其3.3万名毕业学员人生经历的一个缩影。
这家始建于1990年9月的职业教育机构,最初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提议、丰田与金杯汽车共同发起,自成立伊始,就“以培养能担负起制造汽车重任、具有高度专业技术的人才”为目标,并致力于为东北地区汽车产业发展和工业经济振兴贡献力量。
27年中,丰田持续不断的对学院提供全方位的投入与支持, 包括从整个校园的规划,到教师队伍的建设、无偿提供教学设备、教材,安排教师赴日研修、派遣专家、接待学生到丰田在华相关公司参观学习、提供奖学金等,至今已累计投入金额超过18.5亿日元。
2017年,为了顺应汽车产业不断增长的新能源需求,丰田在发展和推进相关技术国产化事业的同时,将其同步引入到学院日常教学活动中,帮助学员系统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捐赠了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版车型及相关教材。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企业造车赚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种“细枝末节”上劳心劳力又为那般?图个虚名能对利润能有贡献吗?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
早在18世纪中后期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企业责任的概念雏形已经出现。而公认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点,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的“看不见的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不仅要对赢利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翻开古今中外的企业发展史,不难发现,真正成为百年企业、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均有长期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投入。
这是因为,睿智的企业管理者们非常清晰的认识到,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分子,无论从资源的分配,还是人员的雇佣角度来讲,都与整个社会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正如中国古代所说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通过与公众的和谐相融,进一步实现壮大、以及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自身利润的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增强,以及企业文化向心力的构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叠加起来,就是整个社会的一种进步。
造车先育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于全球家喻户晓的丰田汽车,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其曾是世界汽车销量最大的公司,并且至今连续多年稳坐利润第一的宝座,让“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但很少有人了解,“造车先育人”,才是这家日本第一大公司的根本理念。
尊崇“匠工精神”的日本,格外重视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培养,从而成就了近代日本汽车工业的全球领先。丰田汽车则将这一思路毫无保留的用在了中国市场,应该说,1990年的中国汽车工业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先河。
事实上,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传统思维影响下,千军万马迎高考,金榜题名归故里才是光宗耀祖的道路,职业教育一度被视为非常糟糕的选择。
这也凸显了丰田汽车推动职业教育的深远意义,让无缘高考的中国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技校也能出人头地。
现任丰田汽车副社长的何合满,就是从丰田技工学院毕业进入生产一线的精英人才。
作为一个丰田汽车的“资深高管”,很难想象,在其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基本没有进入办公室,即使成为高级领导后,大部分时间也是穿着工作服在各个车间巡视。务实、耐劳、不做作,已经融入丰田员工的内涵,他们深谙造车之道,并由衷的热爱着这一行。比起那些华而不实的头衔,他们更懂得造车的意义,懂得丰田的文化精神。
必须要强调一点是,和中国相比,日本社会更为重视高学历、推崇精英文化,而何合满以他的实际行动,让日本的技术工人看到新的希望。
而今天,职业教育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所培养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正在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丰田汽车也在默默履行着一个跨国汽车公司的责任和担当。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的企业公民,丰田汽车以“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十五年植树,二十五年育人”为代表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车瞳点评:
27年中,丰田汽车公司树立了一个坚持企业责任的范本,丰田和中国市场就像是两个齿轮,咬合中向前跃进,一种良性运转默默进行着。
而持之以恒的投入和担当,不仅来自于共赢互利,更来自于责任心和情感。任何企业只有专注于民生、关注社会发展,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并获得前进的内在动力和支持。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