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黄土高原村落的“嬗变”

14.11.2015  14:06

  中新社兰州11月14日电题:黄土高原村落的“嬗变

  作者侯志雄刘玉桃

  “下雨出不了门,雪天吃不上水,村里的男人都娶不上媳妇。”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毛寺村毛继峰说,“以前那种穷,是现在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然而“金榜题名”的毛继峰在外打拼几年后选择回到家乡,“如今毛寺村有很多发展机遇,不再如从前闭塞贫穷。

  今年27岁的毛继峰大学毕业后,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月收入5000多元(人民币,下同),小城市生活虽然不轻松但倒也惬意。

  偶然回家,村里的变化让他吃惊。“以前村里都是土路,晴天有车经过,尘土飞扬,伸手不见五指,现在都是宽敞平整的油路。”毛继峰说,家里吃的水也不用再去山沟里挑了,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

  地处黄土高原的毛寺村,受自然地貌约束,祖祖辈辈靠天吃饭,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靠一亩三分地维持生计,缺水、短电、无路是制约该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瓶颈。

  2003年,香港中文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经过考察后,投资45万元为毛寺村修建一所生态小学;2005年,投资60多万元修建一座步行桥。“那时候,村里才有一个像样的学校,孩子们上学也不用再淌河水。”毛寺村党支部书记毛颖敏说。

  近年来,甘肃启动精准扶贫项目,由官方出资帮助毛寺村修路,引水,培育产业。这个村子道路得到硬化,还通了供水管道,解决了117户的人畜饮水问题,同时也完成动力电通组工程。

  解决了基础设施问题,帮助农民培训产业,找到真正致富的路子是一大难题。西峰区长王驰说,介于毛寺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他们提出“扶贫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思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地处毛寺村的黑老锅冰窟以及结构独特的生态希望小学“深藏闺中”,一直未被开发,因其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构思,不断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驴友到此来探险、寻宝,也给周边的百姓带来无限商机。

  细心的毛继峰发现,这两年家门口来来往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他决定回乡干一番大事业。他在黑老锅景区附近自家的两亩地里修建一个人工滑冰场,“随着天气转冷,来毛寺村看冰窟的游客越来越多,滑冰场消费不高,还可以孩子大人一起玩,生意不错。

  建起滑冰场后,毛继峰相继经营起来自己的农家乐和黄酒。这位回乡大学生说,旅游是季节性的,夏天游客较少的时候,他主要经营21个蔬菜瓜果大棚,“以后资金充足了,我也想搞个欢乐采摘之类的,把有效的资源都整合起来。

  西峰区是甘肃17个“插花型”贫困县区之一,有15个贫困村3533户1.39万贫困人口。当地从贫困村户现状出发,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配套“三大攻坚”。

  同时,当地引导贫困户栽植果树1800亩,新建钢架大棚139座,发展规模养殖49户。改扩建幼儿园12所,建成标准化卫生室9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个。

  毛颖敏说,甘肃启动的精准扶贫项目,除了政策好,农民更感到高兴的是,官员、公务员走到田间地头,为农民出谋划策,日积月累,打破了农民传统保持的观念,也找到“生财之道”。(完)

  原标题:通讯:黄土高原村落的“嬗变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