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秸秆还田引领者
南通加成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位于通州区农业大镇石港镇,近几年来,充分发挥合作社优势和家庭农场的平台,从机具保障、技术培训、组织作业、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着手,统一秸秆还田技术路线,统一作业标准,为保质保量开展秸秆还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示范带动、以点促面 。在石港镇马道村6、7组,新貌村33、36组建立两个连片百亩以上秸秆还田示范方,区农机局、镇农业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现场传授秸秆还田具体操作技术和要点,引导家庭农场、农机手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使示范区形成收割、切碎扩散与旋耕还田有序结合环环相扣,实现连片规模化作业,取得了明显的示范带动效果。
二是加强管理、规范操作。合作社先后制定了机手上岗安全培训制度,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操作规程,有效地保证了机手安全、规范操作、作业质量不断提高,如合作社下属的田娃家庭农场在兴仁镇徐庄村从地块平整,收割切碎、还田作业每个环节始终规范有序操作,248亩水稻仅用5天就完成秸秆还田,当农户看到延续多年零散直播田改良成方方正正的秸秆还田地块时,农户无不交口称赞。
三是组织细化、整体联动 。合作社根据作物种植面积分布,将目标任务细化到到每个作业机手,落实作业面积和范围,保证秸秆还田能连片进行,实现整体联动。由于作业人员、农户田块分布等各方面条件不同,合作社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区、镇两级农机部门的指导下,确定统一作业技术路线、操作规程,如留茬高度、还田前的秸秆浸泡时间、旋耕深度等,确保还田效果。
四是责任到人、奖惩分明。合作社根据机具配备和秸秆机械化还田验收面积,机械化还田质量、农户满意率等考核标准,对作业机手进行考核评比,鼓励收割机手安装、使用切碎装置,要求拖拉机手正确使用还田机械,说服农户配合机手做好秸秆还田工作,并对保质保量完成秸秆还田任务的机手进行奖励 ,充分调动了机手参与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积极性,促使秸秆还田工作步入了常态化管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