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四大举措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30.08.2016  23:32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努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学,着力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持之以恒开展实践,推进全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以制度建设为龙头,夯实美育基础。该区成立了区政府、教育局、镇片、学校四级联动网络,从农村学校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导组,到学校艺术教育教研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障艺术教育实验工作有序推进;先后制订和完善了《通州区艺术教育协作制度》《通州区艺术学科教学实施细则》等9项工作制度;结合教育现代化,通州区政府先后异地新建标准化艺术功能室;借助“改薄工程”,为原有学校增添艺术教育硬件设施。
  以社团活动为抓手,提升美育水平。全区中小学实施“体艺2+1”项目,学校各类艺术社团以班级和学校的艺术活动为依托,社团量多、质高,注重传承民族文化。通州区实验小学拥有艺术社团103个,通州小学成立76个班级社团,通州区刘桥小学风筝特色社团,二甲中学成立蓝印文化系列社团。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师资均衡。注重“内兼+外聘”,让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兼职艺术学科,让社会上的民间艺人、传统工艺传承人和本土艺术家担任学校艺术社团指导。在引进新教师过程中,注意艺术教师的占比。与此同时,该区狠抓艺术师资培训,深入推进美育研究,积极编写校本课程。
  以品牌打造为导向,突显“通州经验”。“童声里的中国”活动被评为“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十大品牌”,被列为中央文明委工作要点。2014年,“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成立,基地建筑面积平方米,包括1个童声展厅、4个创研中心、57个功能厅室。该区在基地成立后,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少儿艺术作品。同时,通州区以12所学校为龙头,依托活动舞台借台唱戏,主动承担基地各项“童声”项目实验任务,发挥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