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借力“263”行动共筑碧水蓝天

11.05.2017  10:12

  通州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为地级南通市的下辖区,素有“江海明珠”的美称。然而,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通州的环境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大步迈向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通州人民的必然选择。今年,南通市通州区启动实施“263”专项行动,打响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攻坚战。通州区环保局有关“263”行动的一系列举措相继出台,先后编制了4个专项行动子方案,排出了26项重点工程项目,12项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年度“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为的就是让通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开展污染整治 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是环保局在“263”专项行动中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此,通州区环保局制定了船舶修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施方案,分别对清洁原料替代、污染治理设施配套、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明确了治理要求。重点对化工、船舶修造、印刷包装、家具生产、橡胶与塑料制品、表面涂装、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分批分步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服务、强化检查督查落实监管、严格验收保证质量等措施,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确保2017年全区完成重点行业41家企业整治任务,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较2015年削减10%以上。到2020年,重点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

  当前,威胁通州区环境安全的主要风险隐患是重点企业环境安全风险、沿江沿河危化品码头和储罐、危险废物处置等。下一步,通州区环保局将通过开展“治理环境隐患”专项行动,力争2020年前建立较为完善的区域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环境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防控和化解。

   打击违法行为 提升执法监管水平

  “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的颁布施行,通州区环保执法力度逐年加大,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震慑作用。但去年底和今年初,环境违法现象有所抬头。加之印染、钢丝绳、电镀等行业污染问题积重难返,‘五小’行业污染遍地开花,省控市控断面水质不容乐观,通州区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为此,今年以来通州区环保局持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持每周实行一次夜查,局领导轮班带队,查处环保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违法违规问题37件,处罚金额300余万元,其中查封扣押5起,涉嫌刑事犯罪移送公安3起,停产限产1起。并与公安部门3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与法院联合执法,行政拘留1人。

  下一步,通州区环保局将抓住“263”专项行动这个有利契机,以“违法零容忍”的态度向环境突出问题“宣战”。综合运用按日计罚、限产停产、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手段,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让环保执法真正成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利器’。同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利用“12345”“12369”等公共服务热线和微信举报平台,建立环境违法行为曝光专栏,定期发布典型案件查处结果和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倒逼企业加强自身环境管理。

   提升生态短板 环境保护持续加码

  “当前通州区环境保护工作正处在负重爬坡阶段,一方面钢丝绳、印染等传统产业治理欠账未清,另一方面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在实践工作中存在着区域环境问题化解难、水环境治理达标难、环保工作社会认同难等方面的短板。”通州区环保局局长陶洋表示,下一步,通州区环保局将促进四个转变,提升生态管控水平。

  一是由被动执法向主动执法转变。持续加码“最严监管”,常态化实行领导带队夜查每周不少于1次、节假日检查每月不少于2次、重大节假日检查提高频次,保持严打环保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二是由人防向技防转变。在实现水陆监管的基础上,购置无人飞机,对污染源排放、秸秆焚烧等工作实行空中监管,实现水陆空立体监管;扩大工业企业在线监控安装范围,安装秸秆禁烧智能报警系统。

  三是由被动处罚向主动治理转变。用好环境信用等级评定、差别化水价电价、信息公开等手段,促使企业改进污染防治措施,提高达标排放的自觉性。

  四是由环保单打独斗向主体责任落实转变。督促乡镇尽快建立“环境保护办公室”,建立全区环境综合监管执法网络化模式,形成区、镇、村三个层级清晰的环境保护监管网络,切实落实乡镇的主体责任。

  通州区环保局局长陶洋表示,当前环保形势非常严峻,企业要以实际行动自我加压、强化管理,主动积极地消除自身存在的环保违法环节和行为,配合环保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广大人民群众要进一步树立生态环保理念,积极投身到“263”行动中,为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出谋划策,发现破坏环境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反映和举报,充分发挥好公众监督作用,构建全民参与“263”专项行动的社会行动体系,为实现通州“天蓝、地绿、水清”作出应有的贡献。

     (崔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