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自创图文诠释新二十四孝
老潘名叫潘雪中,今年67岁,家住璜土花港苑。退休之前是一名农村干部。酷爱书画的他退休之后帮助村里做些宣传工作。新“二十四孝”发布后,创作一套直观、易懂、吸引眼球的图解就成了老潘的一件心事。经过近一年的观察、思考、构思,老潘终于创作出这么一套“作品”来。
昨日,记者在花港苑村委看到了一字排开的《新二十四孝》组图,每个高80公分宽40公分,包括24组图文、一个前言以及一个硕大的“孝”字。它们被装裱好,放在木质玻璃镜框里。新“二十四孝”的每一条行动标准,老潘不仅创作一幅水墨图,还配上七言八句打油诗,“想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书画形式,对村民进行社会道德孝行教育。”老潘道出自己的初衷。
“常回家看看”不仅是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之一,还被写进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潘为这个标准配的文字是“照应老人要经常,定期回家帮帮忙;室内打扫亮堂堂,父母脸上泛红光;洗被晒褥烫衣裳,带领儿孙绕膝旁;促使长辈精神爽,孝悌风气大发扬。”
2012年,全国老龄办等部门联合共同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在网上搜索一番后,老潘发现,《二十四孝》不仅有图解,更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读物,而与新“二十四孝”有关的图文少之又少。难道“孝”在今日社会,已是一个“过气”的词!?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的发布,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老潘思量“华西村将二十四孝故事塑成塑像,教育游客与村民,我们是否可以创作一套新‘二十四孝’图解,来启发村民呢!?”
从动这个心思开始,老潘就到处翻阅书报、每天上网查资料、留心观察身边。他备下新“二十四孝”条文,找来《二十四孝图解》,进行比对和思考。慢慢地,对应每一条标准,老潘的头脑中有了相应的画面。“其实,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是来源于生活,”老潘告诉记者,自己创作的新“二十四孝”宣传画的所有图画,都是经过他在小区的日常观察,再结合自己的构思创作出来的。他拿出一张照片,大树下,一位老妈妈坐在轮椅上,旁边一个女孩坐在水泥砖上,陪着老人在乘凉。老潘注明照片拍摄时间是今年的8月14日中午,拍摄地点是小区的17幢楼东。老潘把这张照片的画面用在了新“二十四孝”之八——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只是,老潘将其中的女孩“移到”了一张木凳上。近几年,老潘走到哪,都将一个卡片机带在身边。
“去年开始着手准备、构思,今年初开始动手。”经过近半年的创作,老潘完成了新“二十四孝”的配图,并一一为之配上了打油诗。利用“职务”之便,他将这套图解放在小区的宣传栏里进行展示,收到的效果还不错,“每天都有不少人驻足观看,还有人给我提了一些意见,”今年九月,老潘对初稿进行修改,自掏腰包将图解进行装裱,配上木质镜框,以方便展出。
“这个(图解),大人小孩都能看懂,很容易起到教育作用,”家住花港苑小区的段海峰告诉记者,自己刚读初一的儿子在广场上看到这套图解之后,当天晚上回家就为父母准备了一次洗脚水。
而在此之前,老潘还自创了一套由48幅图文组成的《弟子规》图解,这套图解也在小区宣传栏内张贴了近半年,目前正在装裱。
“下一步,我们将开展‘孝进校园’活动,组织这2套图解先到全镇各校进行巡展,然后择机组织进村巡展,”璜土镇宣传科一位负责同志如此表示。
通讯员詹绍辉
本报记者丁波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