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连线湖北】一部隔离病房手机的自述(四)
我是那部“E1区5楼污染区手机”,工作已经一个月了,我和病区所有人一样,从焦虑的2月跨入了春光灿烂的3月。好消息接踵而至,多个新冠肺炎收治点已关闭,预示着战“疫”逐步进入尾声。我的那位代言人脸上疱疹痊愈了,你看他,也兴奋起来了。
之前也介绍过,我的代言人叫沈华,简单而朴素的名字。来自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的他,也是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南京二队的一名队员。在我的摄像头里,他是个思维缜密、行动果敢又不失生活情趣的人。
有人曾问他为什么要来武汉?“来武汉支援,只是学习我的导师,秉承他当年抗击‘非典’的精神,治病救人。”他真诚地说。
网上有句话说得很贴切:“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分明是一群孩子学着前辈的样子,穿起白衣,跟死神争夺病人罢了!”
我记录过很多他在隔离病房的精彩工作场景:他与同事第一次给恶液质老人放置鼻空肠管,使这位老人免受饥饿;他果决与清洁区病房高振云医生下达了第一例输血的医嘱,使该病人迅速脱离重度贫血的状态;他在病房中首次运用掌上B超给年轻小伙穿刺定位,明确了大量胸腔积液性质……
沈华在前线为病人做治疗
除了紧张有序的救治,当然也有温情脉脉的一面。
在众多的病人中,有一对夫妻比较特别,他们在危难时刻中透露出“执子之手,相濡以沫”的温情。每次医生们查房,他们总是温和地提出诉求,从不怨天尤人,但总有一股焦虑不安的情绪。在医生们的询问之下,老人流露出对亲人尤其是小孙女的担心和思念。
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开导他们要乐观面对疾病,医生们还帮他们与家人取得联系,让他们及时了解家里的情况。慢慢地,老人情绪稳定下来,病情也逐渐好转。两位老人相互扶持的感情深深打动了我的代言人,出院之际,他将友人从南京寄来的、自己舍不得吃的桂花鸭赠送给了两位老人。
沈华赠送南京特产“桂花鸭”给两位出院病人
“南京和武汉都是在长江边上,共饮一江水,都喜欢吃鸭子,于是就送了带有南京特色的桂花鸭给他们。”我的这位“吃货”代言人认为,唯有美食最慰心灵。
前一段时间,代言人脸上得了“单纯疱疹”,听说也是病毒感染,只有免疫功能下降时才会出现,与劳累、睡眠不足等有关。
代言人说,一开始只是脸上有点痒,后来就出现发红、微疼、水泡。热心的李林护士拍了照,出于职业习惯发到了皮肤研究微信群中讨论,专业的戴医生给他确诊了,还迅速写了“抗疫前线皮肤护理——疱疹病毒感染”小指南。
代言人的同事、同学们送来各种中西医抗病毒药物,他的好兄弟——医疗队联络员王煜费尽心力找来了“伐昔洛韦及干扰素凝胶”。第二天,代言人的导师发来信息,强硬要求他服药,并探讨休假、输液的可行性,但都被他果断拒绝了。紧接着,科护士长发来问询,也是相同的嘱咐。“下班后外出散步”成了代言人被讨伐的“靶子”,他顺理成章地被下了 “禁足令”。
无奈而又有点幸福的代言人,妥协了!接下来,他按时服药、清洁冲洗破溃的水泡、局部消毒涂,进入病房穿戴防护服更紧密、口罩也压得更紧了。然而,覆盖了溃疡贴的疱疹也因此反复破溃,代言人没让人顶班,不知道伤口会不会很痛?只觉察到那段时间他不在状态,说话变少了,但治疗和操作还是很利索。真是倔强的家伙!
今天听说他破溃的疱疹都痊愈了,我也很为他高兴!他又恢复了在春光灿烂天气中步行上下班的习惯,真好!
代言人的亲人也时常发来信息:“你2月9日离开家,结婚十多年这是离家时间最长的一次。以前你开会一般两三天就回来,最长一次就是2011年去北京开会,这次时间更长……昨晚和孩子在楼下,朵朵看到一个像你的人去邮箱取件,跟在人家后面喊……”没有缠绵悱恻的情话,但平淡中透着浓浓的牵挂。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这或许就是像他这样的医务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吧!(蔡逸秋 沈华)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