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调查:连云港草根足球发展还要跨过三道坎

28.03.2015  17:06

□ 张晨晨

  中国江苏网3月28日讯 3月16日公布的《方案》对未来的草根足球使用了“推动”、“普及”等字眼,提出要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并最终使社会足球与职业足球互促共进。

  而在我市,以自发组织的足球俱乐部、企业足球队为基础的草根足球正在蓬勃发展,持续多年的足协杯赛事影响力也日益深入,各种赛事活动十分活跃。但是,表面的繁荣背后,还存在着诸多亟须思考和解决的大问题。

  足球场地严重紧缺 或可尝试推行“五人制足球

  “市区除了南广场,小学中学大学的足球场地是不对外开放的;但南广场是全面开放,而且设施老旧,实际上并不太适合半封闭的足球赛事的开展。”市足协会长何杰坦言,群众踢球所需要的场地严重不足,成为影响我市草根足球发展的瓶颈,也使得足球训练、培训、比赛等相关工作无法落实。

  据刚刚出炉的连云港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市共有体育场地8301个(不含铁路系统和军队系统),但在主要场地类型中,排名前十的分别是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路径、小运动场、排球场、健身房、棋牌房、室外网球场、羽毛球场,占全部场地的89.97%。可以看出,“足球场地”的排名几乎是被忽略不计的———足球场地“一地难求”的尴尬局面已成为我市一个“老大难”问题。

  而为了努力寻求足够的场地,他们也是煞费苦心。“去年,我们与一些单位、社区洽谈,提出利用他们的闲置用地组织足球训练,没谈成一家。”何杰举了个例子,海昌路的某家机械公司有好几个闲置仓库,已经够得上好几个五人足球场的规格,但有三个大仓库已优先转卖给一个日资企业,另外几个小仓库的租金也要100多万/年,“这些仓库要是改造的话,花费更多,作为民间组织,实在负担不起。

  这种严峻的现状,让足协重新思考推广对策———三人制、四人制、五人制足球由此进入他的思路框架。“目前,在我市建设一批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馆是不可能的。然而,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批五人制足球场馆是能做到的。”何杰说,相比于11人制的足球,五人制足球占用的场地不多,组织便捷,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参与性,也更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

  通过调研,何杰看到了五人制足球的前景:广州目前共有31家五人制的室内足球馆(场),在3年内的出租率近100%。成都市的近70个五人制足球场馆,每周只需要10分钟就被预订一空。“五人制足球方兴未艾,正成为群众健身的拳头项目。”何杰说,他们最近打算上报政府相关部门,希望能将五人制足球的推广工作纳入计划。

  经费问题难以周转 政府机关、人民团体需鼎力支持

  本次《方案》明确要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各自优势,推进社会足球的发展。这句话的背景是:社会足球是一项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除场地之外,经费支持、组织竞赛等更是重中之重,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支持是强力之处。

  “仅仅依靠足球协会等民间组织自行承担活动的开展,是不切实际的。”市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足球的民间性质很浓,这天然地限制了它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关注度自然上不去;而在经费方面,如果单一依靠各个球队的报名费和自筹等,是难以盈利的,由此引发的招商赞助困境自然显露无疑。

  “政府部门本应顺应形势,积极支持我们的足球推广工作;可是,我发现,咱们港城的部分政府相关部门对此方面,态度冷热不均。尤其在经费赞助方面,总会出现捉襟见肘、指望不上的尴尬局面。大多数时候,只能靠我们民间团体单打独斗。

  最近有个案例值得一提:为了顺应形势,趁热打铁,我市足协决定于今年5月份举办首届企业杯足球赛,借本土企业的参与,将草根足球的推广工作提升一个档次,而市总工会一开始对此相当支持,感觉意义重大。“现在共有20多个企业的足球队报名,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市足协相关负责人称,不承想,具体操作起来,还是困难重重。

  “市体育中心场馆的租金我们是掏不起的,只能放在南广场;此外,也希望市体育局、总工会等政府部门资助一些经费。”市足协相关负责人说,但是一涉及经费问题,总工会最后竟一拖再拖,最终退出了主办单位。据介绍,此次活动,经费预算在6万左右,“我们自行承担,实在压力大到不行。

  这位负责人预想,如果活动进展顺利,将会对我市的草根足球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在宣传动员过程中,看到了各家企业的积极性,还有不少企业为了参加比赛,专门成立了足球队,比如保险系统,足见他们的足球热情。”但是,在政府支持和经费赞助上出了问题,他们有些沮丧,“尤其总工会一退出,那企业杯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

  “我们现在只希望总工会能冠个名,经费我们再想办法解决,毕竟沾上了官方性质,权威性、关注度就上来了。不然,社会影响力和对各企业足球队的吸引力将会大打折扣。”该负责人无奈地说,“解决资金问题,难度不小”。

  运行机制“杂乱无章” “会员制”、“奖惩制”亟须完善

  据了解,我市的草根足球历史很长,甚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初现苗头,但多数时候,是处于“放养”状态,即各自为战、自娱自乐的性质浓厚。直到近几年,才在市足协的统一组织下,进行规范化管理、参加市级联赛和省级比赛,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表面的繁荣,还是掩盖不住内里的机制缺陷。

  “草根足球的圈子一般有两种组织形式,足球俱乐部和单位自建足球队。”据灌云足协相关负责人王世凯介绍,平时大家都是各忙各的,互相也不认识,直到闲暇之余,才会网上约战、周末包场,切磋交流技艺,并积极参加、组织各种比赛。

  在这种“自由风气”的引导下,我市已经培育出了大宇雄风、原动力、新势力等知名足球俱乐部,这种组织形式甚至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交载体。而连云港电信、三得利公司、市一院、连云港碱厂、新海实验中学等单位都有草根足球队,并已在市足协备案,每年他们都会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市足协组织的各种比赛,实力不弱。

  但正因这种“自发性质”,存在着相当多的运行机制问题。“我们实行会员制,下属的俱乐部有30多家,每年注册备案一次,但没有赛事的时候,都没动静了。”何杰坦言,“会员制”在一定程度上,只算是个幌子,他们内部大多组织散乱、各自为政,队员随便转会、德行失常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内耗。

  他举例说明:一些球队或俱乐部在比赛时,会经常踢着踢着就能出事,打骂教练、裁判都是家常便饭,最后变成打群架的也不在少数,然后一哄而散,“我们的处罚权限和力度都有限,毕竟严格的系统规范机制还没有形成,影响不可谓不恶劣。

  除此之外,在这种“半粗放式”的机制运行下,我市草根足球的分布,还呈现出“市区多于各县”、“男子多于女子”、“各支队伍良莠不齐”的特点。要有效开展社会足球,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校园之间,形成紧密的联动和互通,更需要科学有效的足球运行和竞赛管理体系。“而这些都是我市的短板之处,亟须解决。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