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聚全球“智”源 打造主导产业创新高地
江苏市值最高的企业在哪里?不在省城南京,不在苏锡常,是在连云港。
今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入围评选传来喜讯,我省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全省唯一的项目,同样来自连云港。
让人想不到的答案背后,是连云港创新政策,打破传统思维:“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人到,但求智来”,面向全球集聚人才,吸纳创新资源,打造主导产业创新高地。
一只创新药8亿美元卖美国
11月3日,恒瑞医药股价大涨超4%,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恒瑞医药公司因此成为江苏382家主板上市企业市值最大的一家,在199家主板上市医药企业中市值首超2000亿元。恒瑞医药公司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最近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至此公司有5个药物获准进入美国市场。今年8月,福布斯发布全球百家最具创新力企业,我国6家公司跻身其中,其中就包括恒瑞医药。
连云港不止有恒瑞。全市新医药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去年“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 榜单上, 连云港恒瑞、天晴、豪森分列第1、3、4位;在“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榜” 上,它们分列第1、2、9位;在“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上,康缘荣膺首位。
连云港的创新药已在全球崭露头角。2015年,恒瑞医药公司以7.95亿美元的费用,将针对晚期实体瘤的生物创新药PD-1许可给美国Incyte制药公司在海外开发;去年,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53亿美元的价格,将治疗肝炎的创新药物的国际开发权许可给美国强生公司;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两个抗肿瘤制剂登陆欧美市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桂枝茯苓胶囊已在美国完成Ⅱ期临床研究,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进军美国市场的中药产品。
最前沿的创新成果,背后是一张网罗天下的人才大网。
11月23日晚上9点,恒瑞医药公司副总经理张连山打开视频,招呼连云港总部、美国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和北京研发中心开视频会。“美国是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最前沿,高端人才富集。恒瑞在美国普林斯顿的研发中心有45人。”他说,国内新药研发勃兴,恒瑞进入发展关键期,人才至关重要。人才在哪,公司就跟到哪。
当天清晨,豪森药业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包如迪先到上海世纪公园跑几圈,再去张江高科技园区办公。这天,他收到团队动物毒理实验室的研究进展报告。这个实验室投资数千万元,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巨资打造的公共平台。国际知名药企在上海均设研发中心,这里常办国际学术会议,有着最快捷、最丰富的药物研发资讯。豪森上海研发中心有近200人,大多数研究人员享受美国水准的薪资待遇,子女在上海国际学校就读,家庭生活没因加盟豪森而受影响。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上海、南京、成都、北京……哪儿有需要的人才,就在哪设研发中心,连云港医药企业编织的人才网还在延伸加密,所有的创新节点都指向企业总部所在地——连云港。
在南京在上海服务连云港
“不管人才住在哪,只要为连云港的企业服务,那就是连云港的人才,我们就要服务到位。”连云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建军说,连云港善用大城市的资源吸引人才,让这些大城市为连云港“服务”。
连云港有“千人计划”专家24名,有18人常年在连云港之外的城市工作;“港城英才”计划是连云港重要的人才战略,97名上榜“英才”中,有55人在连云港市外生活。
牵手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研究室,康缘药业南京研究院近年收获颇丰,每年都有一批药物申报临床研究。研究院研发总监黄文哲说,南京学术氛围浓、实验条件好,有利于搞新药研发。身为“港城英才”,南京人黄文哲享受连云港提供的英才经费和相关待遇。
恒瑞南京研究所所长王立坤曾在新加坡深造,后在欧洲做研发,如今同样人在南京,为连云港药企恒瑞效力。不管在哪儿生活,恒瑞员工都有连云港的手机号码,所有工作都直通连云港总部。
科技创新企业是主体,连云港深谙放水养鱼之道,把更多财力留给企业投入创新。仅科技减免税一项,去年连云港就为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企业减免税收8.78亿元,近5年减免税达30亿元。去年,连云港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增长1.82%,增幅居全省第一。
企业全球聚智,离不开服务支撑。11月3日,连云港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王伟跟随一家企业到外地和一位高级研究员面谈。“我代表组织部承诺,只要他加盟企业,就能享受连云港的人才政策。”王伟介绍,组织部出面服务企业,能帮企业树形象,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分。
“高层次人才留在美国,留在上海、南京,留在他们熟悉的圈子里,永远站在最前沿,永远是高端人才。如果来连云港,几年过去,他们的见识可能跟不上快速迭代的行业创新,人才价值势必打折扣。”连云港经信委副主任冯燕芹说,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非常强调遵从人才规律、产业发展规律,支持企业全球配置创新资源。连云港企业在外设创新载体,都与组织部门、政府部门讨论,大家全力支持,像娶媳妇一样尽心尽职。
引才重实效不图虚名
连云港不只有药企。去年,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全球首条千吨级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生产线,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商;今年9月,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实现T800碳纤维千吨级量产,首次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中复神鹰的千吨级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入围今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连云港的研发实力不可小觑。全市有9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均列苏北第一;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2.2%,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5年保持苏北领先。
“我们渴望人才,但不为人才名头、引才数量所累。”胡建军坦言,“各地拼人才拼得厉害,你出50万安家费,别人就开100万的价码。连云港引才讲效用,哪怕是诺奖获得者,如果对连云港的产业没帮助,没新项目,那我们也没必要为虚名去乱花钱。”
聚才用才,当以“平台引人、事业留人”。刘伟原在美国加州从事药物靶标及工具酶研究,连云港组织部门6年前得知他有归国意愿,便帮他在淮海工学院大学科技园创办公司,落实天使投资2000万元。淮海工学院为刘伟成立海洋药物研究院和药学院,聘其为院长。刘伟所创公司估值已达两亿元。今年11月,淮海工学院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张云飞团队,专门组建海洋智能装备研究院,重点研发海洋无人艇。
人才旺,风帆举。连云港,这座东方大港正走向自己的新时代。(颜 芳)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