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十三五”粮食行业发展规划》发布
近日,《连云港市“十三五”粮食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连云港市发改委、连云港市粮食局共同发布。《规划》全面回顾了“十二五”期间全市粮食流通领域取得的成就。“十二五”期间累计收购农民余粮725万吨,带动农民增收10.28亿元;全市建立调整国家级2个、省级11个、市县级40个粮油价格监测点,应急供应点和加工点分别达到135个和35个;维修改造库点57个,维修改造仓容62万吨,增加有效仓容23万吨,有效仓容达到200万吨;全社会入统粮油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6亿元。
《规划》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全市粮食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以打造安全、智慧、品牌、法治、廉洁的“江苏五粮”为总抓手,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沿海发展战略,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体布局、优化资源,深化改革、完善体制,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多元筹资、加大投入,将连云港建设成粮食收储保供安全、粮食产业集聚发达、粮食物流辐射全国、粮食贸易面向国际的粮食产业大市的总目标。
《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粮食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建设粮食收储应急保供体系。完善粮油储备建设,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立储备规模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形成市县两级应急保供联运机制,建立应急加工企业30个,应急配送中心6个,应急供应网点122个。二是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新建扩建仓容58万吨,规划库点68个,全市仓储规模达到257万吨,烘干能力达到3万吨/日。建设集粮食储备、运输集散、加工转化、批发贸易、电子商务于一体的连云港市粮食物流产业园区。三是建设现代粮食产业经济体系。在现有省、市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基础上,再创10家省级、1-2家国家级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粮油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四是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信息体系。建设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安全稳定、信息共享、多级联动、覆盖全市的“1+6+10+X”的粮食流通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所有库点可视信息化建设全覆盖。五是建设粮食市场质量监管体系。健全粮食行政联合执法机制,创新监管模式。建立检验手段先进、监管完善的粮油质量检验监测体系,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六是建设粮食管理人才队伍体系。人才总量年递增5%,到2020年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才超过300人。培养一支20名左右具有现代管理能力和30名左右现代专业技能的粮食行业带头人队伍。(产业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