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一段悲壮的“血火记忆”
李光钿家中的锦旗。
李光钿(左)接受采访。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张筠摄
密支那准宾达区门牌269号,93岁老兵李光钿坐在躺椅上,显得有些虚弱。家里的墙上,挂着一些他佩戴勋章的照片和一面写有“抗日英雄民族脊梁”的锦旗。 “这几天天气炎热,加上又有些血压高,所以爷爷有些不太舒服。”李光钿的孙子李发助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期间,爷爷李光钿带着他们一家回家乡探亲、上坟。算上这一次,旅缅几十年来,爷爷一共回老家三次。 难以回首的“血火记忆” 李光钿的家乡在云南省宣威县。1939年,17岁的他为了抗日报国,毅然弃学从军。为让记者弄清楚他的从军经历,李光钿在记者搀扶下,从躺椅上站起身,颤巍巍走进里屋,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写有他的“从军简历”:滇西抗战爆发后,他成为中国远征军71军83团第2营82炮排排长,随军开往滇西镇守怒江。一年后强渡怒江,攻打阴登山,战捷收复,再攻入龙陵城,不幸身负重伤,被送到后方医治后退役。 这段简单的“从军简历”,却饱含了李光钿难以回首的“血火记忆”。 “那一仗打得太惨烈了。打松山要先打阴登山。日军居高临下,用机枪扫射,我们仰着头往上攻。战友们一个个攻上去,又一个个被打死摔下来……”李光钿说,作为炮排排长,步兵在前面浴血强攻,自己在后面指挥炮击。数不清死了多少人,打了多少炮弹。最后用炸弹才把阴登山和松山拿下。 后来,李光钿在指挥炮击时,日军一发炮弹袭来,爆炸的弹片击中他的后脑,他被送进了医院。伤愈后,他选择了退役。“那时日本人已投降,我也不想再打仗了。”李光钿说。 宁缴居住税,也不入缅籍 岁月蹉跎,李光钿离开部队后,留在了云南腾冲县打工,后又辗转流落到密支那,靠挖玉石谋生。并在这里成家生子,一过就是60余年。 李光钿先后生了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儿子又生了五个子女。随着老伴的去世和女儿的出嫁,目前他的家里共老少八口人。记者采访时看到,李光钿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家八口的全家福。 “爷爷在这里一直按中国的习俗生活,他心里一直很想家。”李发助说,从自己小时候起,爷爷就教他中国的礼仪孝道、生活习惯等。记者听得出,在缅甸出生长大的李发助汉语讲得很好。 李光钿告诉记者,在缅甸生活的六十多年里,他一直坚持不加入缅甸籍。“我不想当缅甸人,直到今天我还是中国人!”李光钿说。 不入缅甸籍,大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李光钿只能靠暂住证在密支那居住。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每年缴纳居住税。“以前便宜,每年只有几十缅元,后来逐年上涨,现在早就涨到了1万缅元(约合57元人民币)了。”李发助说。 想把儿孙带回祖国 回祖国,回家乡,当个真正的中国人,一直是李光钿的强烈心愿。 多年来,早已儿孙满堂的李光钿一直没有合法身份。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不是华侨,而是中国人,但他却没有中国的身份证。同样,在缅甸,由于不入缅甸籍,他也不是缅甸公民。 “身份”问题带来的烦恼缠绕了李光钿几十年。“每年缴税不说,活动范围还受限制,只能住在这里,不能搬迁,哪儿都去不了,就是到仰光,也只能呆一星期。” 好在,李光钿在国内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终于拿到了中国身份证,成了真正的中国人。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愿望。“我不想让儿子孙子们一辈子生活在缅甸,我想把他们都带回中国。”李光钿说。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了谋生,李光钿的儿孙都在缅甸拿了“蓝卡”。李发助介绍,只有“红卡”才算真正的缅甸人,而拿蓝卡的,不能从政、不能应聘、不能读大学。如今李发助已读完高中,由于身份限制,他只能回家做生意。 “我已是90多岁了,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把他们全都带回国。”李光钿对记者说。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李先昭张筠刘北洋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