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买得虽爽 标识你看懂了吗?

06.06.2015  17:02

  中国江苏网6月6日讯 昨天,无锡工商局12315公布了5月份的案件受理情况:截止到15日,全系统共受理消费者举报217起。其中包装标识举报大量上升,达81起,占举报总量的37.33%。对此,工商部门公布了进口食品常见的三大问题,并向市民发出消费提醒。

   [问题NO1] 大量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

  4月3日,宜兴市民张某在家附近的零食店里挑选商品时,发现大量进口食品没有中文标签。“这些洋产品上不是日文就是韩文,我完全看不懂。有些产品放在不透明的口袋里面,又没有说明,都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品种的食物,更不要说是通过标签来了解食物的成分了。”张先生于是向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宜城分局举报。

  工商提醒:对于张先生的投诉,工商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没有中文标签的商品是不可以上架销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进口预包装食品方面,依据《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第九条第(一)项规定: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一般来说,中文标签内容包括食品名称、成分配料表、原产国、制造商、境内经销商的名称及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其中生产日期由喷码机打印,仔细看会发现它们是由一个个小黑点组成的。市民在购买进口食品的时候,不论购买途径和购买平台,都有权要求卖家出示详细的“中文版”资料,遇到无“中文版”商品可以第一时间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

   [问题NO2] 部分境外食品没有身份证

  市民小于说,“国产食品要看外包装上的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或者3C等标志的,但是每次买进口食品的时候,基本没有任何的标志可以参考,也就不知道自己购买的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小于认为,进口食品没有身份证已经存在安全的缺口,于是向工商部门反映。

  工商提醒:进口食品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工作人员介绍:合格的进口食品是贴有激光CIQ(中国检验检疫)标志的。该标志为直径1厘米的银色圆形,正面文字为“中国检验检疫”及“CIQ”,背面有九位的流水号。撕下该标签以后,九位流水号应当是紧贴于产品上面的,而非在标签背面的。

  此外,工作人员介绍,和国产食品一样,进口食品也是具备进口食品卫生证书的。该证书是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注明了产品的生产批号等详细信息,是食品的“身份证”。消费者可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该证书,确认货证相符再付款,特别是购买进口婴幼儿奶粉尤其要注意查看。

   [问题NO3] 不少食品生产日期不明确

  在销售进口食品的零食店内,记者发现,不少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的标注并不明确。记者在进口饼干和膨化食品的中文标签上发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两项的标准均未有明确的具体日期,而是写着“见包装底部”。然而,翻到包装底部发现并没有中文提示,只有简单的英文缩写字母。记者看到,包装底部看似日期的时间前面,显示的是“BBD”、“PRD”的字样。

  工商提醒:执法人员表示,英文缩写的表达方式可能是符合国际惯例,但是对于在中国销售的进口食品来说,食品标注应该让大多数中国消费者一目了然,这也是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此外,日期的格式究竟是“年,月,日”还是“日,月,年”或“月,日,年”,都未注明,这都是不符合规定的。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购买这类商品的时候可以向相关店员询问具体的时间,确认之后再购买。

  (邓思佳)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