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直营店火爆引关注 多数货品每天抢购一空
最近,南京市江宁综保区内新开张的进口商品直营店生意火爆,试营业10天,多数货品每天上架被抢购一空,上周五直营店宣布关店修整,准备扩大场地,重新装修后正式开张,应对大流量客户。
这家直营店只有1000平方米,货品不算多,却在商品极为丰富的时代,引发普通市民抢购,这背后透露出消费在升级、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等丰富信息,值得关注。
开业半小时,货柜抢空了
7日上午10:30,记者从南京新街口驱车20公里,到达这家名为“南京国际商品博览中心”的进口商品直营店。开门不过半小时,不少货柜空空如也。
“6包奶粉,6包纸尿裤!”在一个空荡荡的货柜销售区,满满当当围住人。没抢到货的顾客正围着一位工作人员,他正忙着帮客户填写“预定登记表”。
正在登记的夏薇告诉记者,综合来看,这里的价格跟海淘比,要贵一大截。可海淘收货时间难以把握,她去年圣诞节买的跑鞋,直到上个月才收到货。有保质期限制的日用品,她还是乖乖到实体店买。
一家专营洗护用品的店铺前排起长龙,大家的购物篮里装满牙刷、牙膏、洗发水。这里的牙膏和牙刷售价30多元,洗发水要100元左右。一位中年妇女受访时说,她不清楚自己选中的东西是贵还是便宜,也不认识这些品牌,但进口的就是贵,也贵不了多少。
这家直营店由江宁综保区打造,综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直营店所经营产品均通过正规渠道进口,并在海关、检验检疫等多个口岸部门联合监管之下,从源头保证进口产品的原汁原味原装。此次闭馆装修后,重新营业的直营店面积至少扩大一倍。
中间环节少了,所以不那么贵
南京国际商品博览中心试营业10天,经营台湾食品的林铃没吃过一顿午饭,饿了就随手塞点吃食充饥。“人太多,根本歇不下来。”林铃说,她从台湾到大陆做食品10多年,这种火爆的销售还是头一次遇见。记者采访的几家店铺均表示,太忙,来不及统计销售额。而南京商务局人士透露,有的店铺一天营业额达20万元。
在南京新街口丰富路,林铃也开了实体店,那里的价格比直营店要贵40%。林铃说,进驻直营店,她调整经营思路,从高端走向平价,让多数人消费得起,市场就会越做越大。网上商城假冒的台湾食品太多,直接影响正宗台湾货品销售,她寄望直营店成为展示和推广的平台,吸引批发商,而不仅仅是增加零售。
有店家透露,政府暂时不收租金,加上货品基本都是一级代理在销售,所以直营店价格有优势。江宁综保区证实,直营店商品采购端直接延伸至海外生产厂商和供货商,由一级代理商直接面对消费者,最大限度减少货物流通的中间环节。
直营店运营方宣称,这里售卖的海外用品品牌有上千种。记者发现,奶粉、尿不湿、台湾水果和零食最抢手。某尿不湿品牌比超市便宜10%。多位顾客表示,大部分品牌不认识,不好比价,但总体感觉比城区便宜30%左右。
除了南京,省内苏州、无锡、常州等地陆续开出进口商品直营店,它们均未享受任何税收优惠。苏州海关介绍,对进口商品分两类监管,一种是通过邮寄渠道和旅客入境带进的“物品”,按不同商品税率征收行邮税,大部分商品税率是10%;还有一种就是通过货运渠道进境的“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其综合税负超过25%。实体店、直营店货品按“商品”征税,海淘和代购的商品以行邮税征税,所以相对便宜。
“买”放心,他们追捧进口货
从奢侈品到高档消费品再到大众消费品,进口商品正走入千家万户,巨大的进口商品消费市场已引起政府关注,而商家更是嗅觉灵敏,早已加快布局,跑步圈地。
今年5月,在苏州保税区附近,当地企业开设一家进口商品生活馆。店长张浩介绍,店里160多种生活用品品牌都是海外直供商品,相比其他商场进口柜台,价格上还是有优势。苏州市民顾玲说,她仔细对比过,店里的东西是正品,但价格没有想象的那么便宜,只发现某品牌尿不湿比其它店铺每包低二十几元。“我的两个娃,从吃到用到穿基本都用进口品牌,现在通过海淘和代购购买,不太方便,真希望直营店价格能降下来,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便宜的进口商品。”
苏宁易购正在谋划开设进口商品体验店,将开设美洲、欧洲纯进口商品线上商场和线下实体店;紧邻禄口机场的空港枢纽区已牵头组建跨境商务平台,计划先期在南京城区开设进口商品直营店;还有南京本地媒体牵手外贸公司,选定在南京地铁站开设进口商品快闪店,在限定时间内推出限量进口商品。
此外,去年南京民企三胞集团以4.5亿英镑,收购英国老牌连锁百货公司弗雷泽HouseOfFraser89%股权,这是中国零售企业在海外最大一宗收购。被收购后,弗雷泽被更名为“东方福来德”。三胞将在南京开设“东方福来德”,专营进口货品。
国外品牌同样瞄准国内市场,几大欧洲品牌展都积极邀请南京机构参加。
南京大学商学院张二震教授认为,经济转型升级,消费也在转型升级。普通老百姓买进口商品,不是为追求高档,标榜“身份”,主要是图“安全”“放心”,所以进口食品和日用消费品受追捧。一旦跨境电商扩大规模,税率降低,进口消费品更会像海潮般涌进来,这就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倒逼国内产品重塑形象,这非易事,却是大好事。
本报记者颜芳陈雨薇葛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