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微信圈 告别“跑单帮”
农业规模化经营催生“麦客”服务模式嬗变——
图为联合收割机在沛县湖西农场抢收麦子。本报记者王岩摄
新华报业网讯 麦收季,记者13日来到江苏最北端的沛县湖西农场采访看到,200多台联合收割机,星星点点“散落”在3万亩农场里,稳稳地把丰收装进了粮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的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农机服务现代化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同样是操纵着收割机的现代“麦客”,依托合作社,农机多、信息多,追着庄家跑全国;而靠着一两台收割机“跑单帮”的,揽活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全靠运气。
依托合作社,
全国抓大单
沛县湖西农场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封心正,13日清晨4点刚从南通的农场忙完收尾工作回来,在家只眯了一会儿,他就一头扎到地里。他的团队,已在几天前回到了农场。这次回沛县,他们要收近6000亩的麦子。经过近20年发展,他的合作社有社员200余人,农机200余台。每年从4月下旬至12月,他们追着小麦和水稻的收获期,几乎跑遍了中国的所有省份,积累了大批客户,平均一年要收水稻20万亩、小麦6万亩,每个社员一年的收益平均在15万元以上。
合作社机器多,可以随时调配接大单,体现出团队作战的优越性。封心正告诉记者,6月初在镇江,原定3天要收完4000亩,后来又有农场主找上门,要再收6000亩。他连忙调了28台机子,赶在降雨前,用两天两夜完成了任务。
封心正是徐州最早的一批“麦客”。如今在徐州,有806个农机合作社和上万个农机大户,为农民提供收、耕、种一体化全程机械服务。其中,7成合作社参加全国跨区麦收作业,常年在外“征战”的收割机有近7000台,人员上万人。
沛县刘元农机合作社有近60台收割机,负责人刘玲沛刚干完徐州的活,正在威海收麦。他的手头上,有50多个客户,全是农场主或是种粮大户。“人家认可合作社,因为动不动就几百亩或者上千亩地,我们随时调八九台机子没啥问题,能保证按时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