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农村新见闻:20年后,这里的桑树又成林
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金星村蚕桑园的大棚里,蚕宝宝们一个个肚肥腰圆,“还有一周多就要结茧了。”金星村党总支书记韩国强对记者说。
金星村的这个蚕桑园有近700亩,曾一度几乎被砍伐殆尽,然而,时隔20年,这里的桑树又成林。
20年前,苏南各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桑养蚕,蚕桑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周家扇是金星村两个村合并前的一个村,对蚕桑产业的兴衰,老村主任沈惠芬记忆犹新。1983年起,苏州浒墅蚕种场把周家扇作为养蚕育种基地,培育优质蚕种供应苏州各个乡镇,一直到1993年关闭。“我当时是村里的养蚕技术指导员,村里约有380亩桑地。一户人家一般一季养一到三张蚕种。一张大约能出80斤蚕茧。一年养三季养六张的话,能有2000多元收入。”她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乡镇企业、村办企业蓬勃兴起,农户的家庭收入来源开始发生变化。随后工厂越来越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加上家家户户盖起楼房,嫌在家里养蚕脏。
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当年大都是种桑养蚕的好把式。66岁的周小康,家里有3亩桑地,“最忙时,早上4点多起床采桑叶,采上大半天,回来喂蚕。到了下午还要去采,半夜也要起来喂。一张蚕种需要1000多斤桑叶。蚕的排泄物多,根本没时间打扫卫生。”他说,随着生产积极性的下降,农户纷纷砍掉桑树,种桑养蚕陷入低谷,茧站收不到茧,也关闭了。 2004年,苏州太湖雪丝绸有限公司落户金星村。2013年,金星村流转300亩土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一期300亩的生态桑园。去年,金星村又流转土地370亩,在确保农户土地流转收益的前提下,鼓励本村闲置劳动力及赋闲在家的老年人参与种桑养蚕管理,既增加农户的家庭收入,也重新唤回蚕农的蚕桑情结。
和金星村一样,勤幸村也重新种起了桑树。80亩的果桑园,也是太湖雪公司投资建成的。到了桑葚成熟季,一颗颗红得发紫的桑葚挂在枝头,无比诱人。尝一个,酸酸甜甜,滋味不比蓝莓差。“隔壁金星村种的是叶桑,我们村种的是果桑,专门结桑葚。果桑园一张门票60元,可采摘。五一小长假,每天涌来三四千游客,车子都停不下。” 勤幸村党总支书记徐惠林说。
怡泰祥公司是当地一家老牌的蚕丝被厂,目前正准备扩建一万平方米的厂房。“以前的厂房是租的,现在想扩大生产规模,就要有像模像样的工厂,自己没有基地不行。”总经理盛正方告诉记者,虽说品牌是老字号,但一直是小打小闹,一年销售两三千万元,扩建以后销售可放大一两倍。“以前北方人不喜欢蚕丝被,嫌轻,喜欢棉被,现在随着暖气的普及,蚕丝被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不过,当前苏南不少蚕桑企业面临着产品种类单一、人工难找等问题。盛正方说,这个产业是“老龄化”产业,“蚕丝被要靠手工拉,拉被子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机器弄不起来,真丝缝纫工也不好招。除了床上用品、围巾和睡衣,做真丝衬衫之类的服饰对我们来说也不现实,因为服饰需要设计,款式不行就卖不出去。”
在盛正方看来,发展蚕丝产业的主要瓶颈,一是市场份额太少,北方市场没有渗透。二是原料供给跟不上。“虽然我们当地的蚕茧产量正在慢慢恢复,但远远不够。光我们一个厂,一年就需要一两百吨丝,而八斤茧子才抽一斤丝。现在茧子主要是从广西和云南采购,广西一年养11季蚕,产量高,但我们还是希望能用本地的茧子,这样不仅能降低运输等成本,茧子质量也有保证。”据悉,太湖雪在金星村的蚕桑基地去年收获60吨茧子,抽不到10吨丝。
徐惠林说,过去因为比较效益差,老百姓不愿意种桑养蚕,企业只好到广西、云南去收购或建基地。现在,农业不仅仅是农业,而是变成了旅游业、创意产业,产生的效益多了,农民自然又愿意重操旧业种桑养蚕。(宋晓华)
原标题:20年后,这里的桑树又成林—— 来自苏南农村的新见闻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