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疑似陌生男子在培训班“冒充”家长接孩子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虽然最后经连云港警方通报证实,该男子系孩子的家教老师,因与培训机构老师沟通不畅造成了“误会”。但该条信息在舆论场被大量转发评论的背后,折射出全社会对于孩子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随着寒假的来临,补习班又成了孩子们的日常,新春佳节的到来,也掀起来了一股“网络晒娃”高潮,警方在此提醒家长们,儿童防拐防骗,还应该从父母自身做起,以下几点都很重要!
在朋友圈、微信、QQ中发布孩子的各类信息要谨慎。尽量不要发布类似孩子照片、学校情况、家庭地址、旅游行程等细节信息;可对朋友圈进行适当的分组,屏蔽不熟悉的人围观;一定要对微信中“附近的人”、“允许陌生人十张照片”等功能进行关闭,同时将微信、微博上“我的位置”设置为不可见;QQ空间如果有孩子的照片和一些私人信息,要设置为“仅允许好友访问”或“需要获得本人同意”才能访问;
在校门口及各类补习班附近等孩子下课的时候,不要过于轻信陌生人,与不熟悉的人聊及自己孩子过多的信息,提醒老师,不要将孩子的资料张贴在校外;亲子QQ群也是孩子隐私泄露的高危区。因为在群里,一些家长在聊天时,感觉同是孩子家长就放松警惕,常有意无意谈及孩子的情况;
加强孩子的防范教育,可以尝试与孩子约定一个密码或是暗号,这个密码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昵称。家长要和孩子约定,假如陌生人以孩子父母朋友的身份或亲属名义要把他带走时,孩子要先问密码。如果陌生人答不出,孩子就要向老师或周围的人求救;
与学校保持及时的沟通联系,如果因故无法按时接孩子,一定要和老师交代清楚,代替自己接孩子的人的详细情况,最好请老师在来人到达学校交接时在进行一次电话确认。
父母渴望记录下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点滴,无可厚非;家长们家庭事业一单挑的辛劳付出,更值得肯定;但一定要将保护孩子的隐私和安全放在首位,类似连云港这次“冒接孩子”的“虚惊一场”,还是能越少则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