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这样玩转家庭农场

05.04.2015  11:45
“1+6+7”,这样玩转家庭农场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两年来,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各种形形色色的“家庭农场”。由于在收益、规模、集约化程度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标准,家庭农场谁来建、建多大、如何运作,成为不少地方的现实烦恼。

  在泰州市姜堰区桥头镇,25656亩耕地实现了整体流转,占全镇耕地总量96.8%,这些土地被143个家庭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问及办好家庭农场的“秘诀”,农场主们将其归结为一道“1+6+7”的算式。3月中旬,记者专程前往桥头镇,发掘背后的农业智慧。

  1个载体,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

  今年春天,桥头镇大杨村曙光家庭农场主黄曙安过得格外开心。守着300亩小麦,老黄一直不肯到儿子打工的城市玩一回。听说儿子要辞工回农场帮忙,老黄眉眼间挂满笑容。

  老黄的农场注册两年,一直由他老两口打理,儿子一回来,夫妻俩担子轻了不少,花大价钱添置的久保田收割机也能“”上驾驶员了。“儿子今年29岁,干了10年的镗床操作工,一年能挣10多万,按说收入也不低,但是回家种地赚头更多。”黄曙安说,按去年种植模式,一年挣30多万不成问题。

  在面积、用工和收益之间,桥头的家庭农场主们和黄曙安一样,个个心里有本账。大杨村共有家庭农场近20家,规模都在100亩到300亩之间,常年固定从业人员一般3到4人,雇工保持在2人左右。“农场主不等于新地主,控制家庭农场规模非常重要。”桥头镇农经站站长王国华解释道:规模过小,农场主年收入达不到外出务工家庭水平;规模过大,管理难度加大,还可能导致农民得益过小、经营者得益过大,背离种粮大户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主基调。

  6大平台,解农场主后顾之忧

  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着驾轻就熟,两三个人操持300亩农场可不是轻巧活儿。成立家庭农场之初,老黄的妻子柳良宝揣着一肚子不安。“船到‘桥头’自然直,镇里村里会帮衬你们的。”王国华拍着胸脯说话,让她心放下了不少。

  王国华的底气来自该镇6个家庭农场专业服务平台。两年来,黄曙安的农场效益越来越好,相继购入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等农用机械,但由于没来得及购买植保机,给300亩地打药成了夫妻俩的烦心事。“好在有植保专业合作社帮忙,交给他们省时又省心。”柳良宝说。

  除了植保合作社,该镇还有另外5个合作社,包括能给村民分红、确保土地正常流转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拥有大中型农机提供育秧、插秧、收割、烘干一条龙服务的农机合作社,提供优质种子、实行订单生产的粮油产销合作社,提供融资服务的资金互助合作社以及提供用工中介的劳务合作社。

  7个提升,给家庭农场多重红利

  地越种越多,老黄每亩地的成本账却越算越细。“过去小打小闹,农药化肥用起来没个准数,如今对农场土地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省了化肥成本不说,庄稼品相也好多了,还是得相信科学。”黄曙安说。去年农场地里的水稻曾卖到每斤1.5元,比普通稻子一斤贵了一毛钱。细打听才知道,因为标准化生产的稻子质量好,他的稻子被作为稻种收购了。

  “家庭农场的优势之一,就是让统一植保成为可能,摒弃滥施农药化肥的陋习,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大大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王国华说。

  除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桥头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农民收入、村集体收入和秸秆“双禁”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如今的桥头镇,机耕路密了,新品种推广容易了,亩均粮食产量高了,农民和村集体的腰包鼓了。秸秆“双禁”期间,村干部也不必“严防死守”,借助高效的机械化作业,秸秆实现全量还田。

  本报记者 赵晓勇 本报通讯员 陈亚斌 王磊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