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的老裁缝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裁缝时兴外出打工。他们奔赴广东、深圳、青海、香港等地,闯出了一番天地。
几十年过去了,家乡的繁荣吸引这些裁缝陆续回乡,他们或凭借多年积累创业,或坚守老手艺“量体裁衣”——
周根林:田野上崛起高端女装厂
1月19日上午,位于新桥老街上的靖江宇通服装有限公司内,见到了总经理周根林,他正在翻阅新厂房的设计样稿。“2018年,我们的新厂开建了。”周根林满脸喜悦。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周根林前往深圳闯荡,几年后,他应聘到苏州宇通服饰公司,从服装设计人员一步步升到管理岗位。一直关心家乡发展的周根林,总是寻找机会回乡创业。2003年,有着多年积累的他回到新桥,开办了服装公司,专门为欧美市场的高端品牌LAUREN、KASPER、CLUB MONACO等加工女装。
近年来,服装行业国际国内市场持续低迷,周根林一直在坚守,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意识到,服装行业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必须形成合力,才能形成良性的、长足的发展。2016年,周根林与位于张家港的江苏国泰亿达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借力扩大市场。2017年,宇通生产了100万件高端女装,开票销售7000万元,在新桥镇服装企业中名列前茅。
这两年,宇通业务量逐渐增多,原先的车间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新厂建设迫在眉睫。“新厂区将按照标准化建设,引进自动化设备,以此应对技术工人缺乏的难题。”周根林说。对于未来发展,他充满信心。
在外打拼的裁缝中,和周根林一样,有不少人上升到管理层,他们在服装制作、管理、市场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返乡后纷纷创办服装厂。这些创业者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大城市虽然好,但还是没有家乡亲切。这几年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有很多机遇”。
服装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之一。据统计,我市现有注册服装企业500多家,带动就业人员过万人,年开票超过10亿元,并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返乡裁缝回乡创业,为我市服装行业发展贡献了份额。
杨恒武:从车缝工到服装设计师
靖江宇通服装有限公司现有500多名员工中,80%都是返乡的新桥裁缝。杨恒武便是其中之一。
见到杨恒武时,他正在设计一套晚礼服。这套礼服将出口到欧美市场,裙子使用了蕾丝面料,花纹精致。有人来访,杨恒武侃侃而谈衣服的设计理念。
今年46岁的杨恒武是新桥镇新合村人,年轻时跟着姐夫学做裁缝,上世纪80年代前往深圳,在服装厂打工,当车缝工。一直对服装设计情有独钟的他,慢慢地转做样衣工。10多年前,杨恒武成为苏州宇通服饰公司的设计师,回到老家后,便成为了靖江宇通服装有限公司的设计师。
设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是科班出身的杨恒武勤奋刻苦,钻研画图方法和技巧,熟悉各种面料,了解全球最新潮流资讯。刚开始,杨恒武每天都会进行相同的练习:一份设计草图每天要画十几张,一件成衣要重复做很多遍。但上天终会眷顾努力的人,杨恒武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设计师。
回乡这几年,杨恒武见证了新桥的一点点变化:润新大道、富江路等建成通车,设施一流的新桥城实验学校、新桥城医院投用……郭小建看好家乡前景,对当初回乡发展的举动深感明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桥的裁缝纷纷外出打拼,近年来陆续返乡,在该镇的服装厂上班。他们手艺娴熟,是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王翠英: 坚守老手艺,为老人“量体裁衣”
沿着沿江高等级公路,来到新桥镇新柏村,这里与泰兴市虹桥镇七圩村交界。
新柏村10组村民王翠英返乡后,便在七圩村柏木桥老街上开了家裁缝店。她的店面不大,如果没有熟人指引,行人即使经常路过也很难注意到。这家简单得连招牌都没有的店面,却吸引周边许多老年人成为其熟客。因为,王翠英的手艺“顶呱呱”。
今年64岁的王翠英,视力没有年轻时好了,如今制作衣服得戴上老花镜。坐在缝纫机前,她神情专注,操作起来如行云流水,熟练自如。王翠英回忆,她16岁开始学徒,三年出师。那时,觉得裁缝不需要风吹雨淋地干农活,只用在案前裁剪缝制,将布料变成好看的衣裳,斯文而体面,便从事了这行当。在外出打工的潮流下,王翠英前往青海开店,有一次回乡途中,被坏人设下圈套,被骗光身上的钱财,幸好遇到内蒙的一好心人相救。在这位好心人的介绍下,她来到内蒙开裁缝店。生意好时,王翠英请了十五六个人在裁缝店里帮忙。“那时节生意很好,每逢过节或者喜事,做衣服都是大事,人们都会买布做新衣。”王翠英回忆,最忙的时候要做到深夜。在内蒙开店近20年后,王翠英返乡。
“开店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能照顾到家里。”出于这一考虑的王翠英,返乡经营裁缝店已10多年。王翠英的手艺远近闻名,泰兴地区的村民也慕名前来找她制作衣服。
几十年来,服装潮流不断变化。王翠英还清晰地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轻人都喜欢穿喇叭裤。那时,她制作了很多喇叭裤。“现在,衣服款式年年变。但一些老年人还是喜欢找裁缝做衣服,我现在的客户都是老年人。”王翠英说。
半个世纪的穿针引线在王翠英的手上刻下了痕迹,见证了她成长为手艺人的历程。“家里人很支持我,只要还能动,我就会继续将缝纫机踩下去。”王翠英说。
袁建民、马宝珍夫妇: 在城里开设改衣、干洗店
2005年,袁建民、马宝珍夫妇回到靖江,在公园后门口支河沿开了一家改衣、干洗店。店铺二十平米不到,摆放着缝纫机、玻璃柜、干洗机、工作台等。夫妇俩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衣服大改小,或长改短,或处理细节。每年六七八月,是一年中的淡季,相对轻松些,进入秋冬季后,改衣、干洗业务变大,夫妇俩还会承接羊毛衫、羊绒衣的业务,是一年中最忙碌的。
袁建民是斜桥镇安宁村人,16岁学徒,19岁前往北京做裁缝,一待就是10多年。和马宝珍结婚后,夫妇俩在北京开了好几家裁缝店,有一家店铺开在北京航天部二院内,吸引了好多社会名流前来做衣服。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不少裁缝店关门歇业,夫妇俩就把改衣、干洗、加工羊毛衫羊绒衣作为主业,在北京一样赢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袁建民的裁缝技艺精湛,在北京经常承接到演出服、大型单位工作服、旗袍等制作业务。转营改衣后,业务照样红火,因为改衣与做衣相比,一是难度大,改过的衣服,要不留痕迹地保留原成衣的风格和韵味,并不是所有的裁缝都能做到的;二是比较烦,改一件衣服要将原衣拆除,需要费不少功夫,一些裁缝不愿意承接。袁建民却看中这个市场,并凭自己良好的技能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2005年,因为孩子上学的需要,夫妇俩忍痛离开打拼了多年的北京,回到家乡靖江。
一切从零开始,谈何容易。刚开始,认识袁建民的人很少,业务量也很小。大概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店铺有了生机,老客户变多了,朋友变多了,夫妇俩的技艺和人品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夫妇俩对生活比较满足,他们认为,自己靠技能吃饭,只要不怕吃苦,走到哪里也不怕。
大家都喜欢喊袁建民“阿明”,所以袁建民便把店铺取名阿明改衣、干洗店。如今,在江华街、东兴街一带,说到阿明,知道的人不少。在阿明的店铺周围,是各类靓丽光鲜的时尚服饰店。小小店铺在其中显得简陋,却因主人公的为人厚道、做事考究谋得了一份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