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新高考":新政出台三个月 浙江学子在忙啥
图片来源:网络
提起高考,可以衍生出无尽的话题。每年6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都会如期打响。而随着2014年9月新高考政策的出台,浙江学子“一考定终身”的宿命宣告结束。2014年9月新入学的高中生将在三年后参加全新高考,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内心有庆幸,有担忧。他们从入学起就奔着新的高考努力着、准备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将和前辈们大不一样。
近日,生活刊记者走进了我县各所高中,看一看新高考给大家带来什么变化。
文理不分科后
数学或许会成为拉分科目
新高考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取消了文理分科的规条,取而代之的是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通用和信息技术)中自主选择三门作为选考科目。不仅如此,选考考试内容是在学考基础上加必修的发展性要求部分和限制性选修模块内容。
宋建华老师在淳安中学任教20多年,经历了多次高考改革。他告诉生活刊记者:“这次高考改革是我经历过最深刻的一次改革。以往的改革,仅仅是在考试时间和考试内容上进行小幅度的修改,而这次改变非常具有突破性。”他说,文理分科取消之后,学生们选修的科目必然都是自己擅长的学科。也就是说,大家都得到了优势的最大化发挥。
宋老师进一步解释道,新高考政策中各项选修科的成绩将会分为21个等级之后再转换成标准分,从高到低每级相差3分。因为科目任选,大家都会选择自己的强项科目,几门自选科目成绩相加后,成绩差距必然不会很大。而且,即使一次没有考好,新高考选修科目一年两考的政策也减弱了高考发挥失误的风险。学生可以在两次考试中选取成绩更好的一次作为最终的成绩。因此,学生的差距很自然的就回到了必修课的比较。而语文、英语历来不是拉分的学科,所以,高考的角逐从某种程度来说,便成了数学成绩的角逐。
黄悦翔(化名)是淳安中学高三的学生。他表示非常羡慕高一的学弟学妹们。在他看来,不分文理科,自主选择语、数、外三门必修课之外的课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他说:“我选择的是理科,而我的化学是我的弱项。有时候,理科综合一考,我物理和生物稍高出同学几分,而化学往往会落后十几分甚至二十多分。这让我苦不堪言。如果我可以放弃化学,转而选修地理,那么我肯定可以有更好的成绩。”
更多政策今年10月将出台
学校、教师排除万难做好应对
不久前,淳二中以“新高考政策”为主题专门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家长余先生会后这样告诉生活刊记者,他并没有完全理解高考招生的方案。“像什么‘三位一体’招生、高校自主招生等条条框框让我觉得很复杂。这高考改革,改得我云里雾里的。”
余同学也告诉生活刊记者,虽然目前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让他们进一步的去了解新高考,但是毕竟学习才是他们的主业。有这么多学科需要学习,一分心的话,怕自己学习会落下。老师说,等今年的10月,一些高校招生细则将会全面出台,到那时再进行更细致的了解也不迟。
宋老师说:“我教的是数学。拿我的学科来说,新高考政策总体来说是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毕竟机会多了。但是,教师的教学计划却因为新高考政策的出台而需要做出较大的调整。”他表示,一个学校的教学计划是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下来的,这次的改变肯定会增加老师的负担。有时候,一些概念模糊的教学要求,让老师也陷入了选择的迷惘。但是,只要是有利于人才选拔,顺应教育考试发展规律,对学生素质提高有好处的,我们都会尽量去调整,希望能让孩子们顺利过渡,三年后能成功通过新高考的考验。
负责淳安中学高一教学工作的唐卫国老师也提出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今年的新学年,学生们就开始进行自主选修了。虽然学校正在积极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所长,但是也难以避免会出现某一门课程选修的学生特别多,或者特别少的情况,那么学校的教师资源会在短时间内遇到较大的困难,某学科老师不够用或者老师被“闲置”的问题便会出现。这也是目前学校方面所担心和正在着力想办法解决的一个点。
奥赛、省优加分通通取消
特长学习回归兴趣本意
徐光合老师也是一位多年的高中班主任,他的班里曾经出过多位艺术考生和体育特长生。在他眼中,一些特长生在课余还需要大量的训练,十分疲惫。新高考改革中,把一些竞赛、特长之类的加分都取消了,部分人会抱怨自己享受不到过去的一些特权了,而他的理解却非常独到。他说:“一些同学为了高考可以加分,花很大的精力去钻研奥赛或者去学习一些自己原本不喜欢的特长。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高中的学习也是非常快节奏的。省去这方面的所要花费的精力,是不是对学生们的一种减负呢?”
邵女士的孩子芸芸(化名)正是新高考的第一批学生。她认为,孩子学习一些课外的特长本来就是对其兴趣的深层培养和综合素质的补充。她告诉生活刊记者:“我的孩子琵琶考取了十级,不会因为高考不加分了,我就不让她学了。这是她自己的爱好,和高考加分挂钩就变味儿了。”(生活刊见习记者 姜帆 通讯员 唐卫国 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