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界的发明达人陆银:两年获两项国家专利

13.03.2018  03:40

图为陆银和她的专利证书。张园摄

白天护理病人,下班后构思专利方案,每天凌晨睡、清晨6点起,从2015年8月后的两年里,这样的状态对市人民医院护士陆银来说是常态。也正是这样的拼劲,让她成了“医护团队里的发明家”。两年捧回两张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背后,是她对病患的牵挂和付出。在八年的护理生涯中,她深深感受到了患者身心的痛,希望用发明换来患者的尊严与笑容。

护理脑瘤患者产生灵感

2010年,陆银毕业于扬州大学护理学专业,之后进入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事一线护理工作。两年后,陆银回靖成家,成为市人民医院脑外科护士。

脑外科的护理工作跟别的科室有些不同,主要是因为这里大多是重症病患,这些病患术后大多都需要插入引流管,用来排除留在颅内的积血。这根管子倘若被不小心拔掉,轻则需要重新插入,重则需要重新手术。”成为脑外科护士的第一天,陆银就发现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她告诉记者,曾经一名脑瘤病患在术后没有自主意识,时常不受控制去拔引流管,让护理人员胆战心惊。那时候,她就开始琢磨,打算研究设计一种固定带,减少引流管脱落风险。

买菜、炒菜、吃饭时都琢磨,烧水时几次烫伤手……不擅长画图的陆银画了一张又一张图纸。“人人都认为护士就是输液打针,我就要做点科学家干的事。”陆银和这事杠上了。

直到一天,陆银在超市看到一个多功能活动绑带,一下子找到了思路。于是,她的第一个设计“一种医用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诞生了,不仅能够有效固定引流管,还能过通过卡扣位置及数量的变化,同时固定多条引流管,这项设计成功在医院脑外科试用,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一致好评。

她总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然后琢磨出实用又实惠的小发明,这点我们都佩服。”同事周珂说。

轮轴传送让药物“自动排队

拿药、补药是护士每天都要做的一项基础工作。为了保证药物新鲜,医院要求在取用一整盒药水时,必须从右边开始取用,再经由左边补入。这就导致每次补药时,要将药盒中现有的药物逐个前移,放入对应的卡槽内,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

在一次值夜班的过程中,陆银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设计一个药盒,省去这些麻烦呢?”陆银介绍,设计药盒时,她第一个想到的是机场的货物传送带,要是药物能像传送带上的货物那样自动前移,就很方便了。正是这个灵感,让陆银找到了入手点。在药盒内安装小型轮轴,通过轮轴传送的方式,让药盒内的药物自动“排好队”,按部就班等待取用。此外,陆银还对传统的纸质药盒进行改良,选用透明塑料材质,方便重复利用。

希望专利能尽早投用

两年两项国家专利,体现了陆银的细致入微与对护理的专业理解。作为科室的护理骨干,陆银直言:“搞发明搞科研需要知识积累,特别是融合多种学科知识,要学的东西很多,时间真的不够用。

近年来,除了做好本职护理管理工作,陆银花费了大量心血致力于开拓专业领域。去年年底,已经身为人母的她决定继续深造,利用业务时间报考护理学研究生。只要是能够减轻病人痛苦,提升工作效率的事,她都一直不遗余力地去摸索、尝试。

搞发明的时候真没想这么多,只是对护理发明感兴趣,想学有所用,为病人做点事。”对自己突然成了“发明达人”,陆银很谦虚地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企业能够看到这些专利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效益,让专利从纸上“活起来”,真正服务临床,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