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0载,靖江祁氏寻根续修家谱
图为靖江祁氏寻根小组与山西祁氏族人在一起。
这两天,靖江《祁氏家谱》正在排版,等待印刷。今年10月,续修的《祁氏家谱》将正式面世。2011年,靖江祁氏族人偶然获得一套70年前的“祁氏宗谱”,从此踏上了寻根问祖之路,他们远赴山西遍访族人,理清了祁氏家族脉络。
祁氏后人偶得家谱
“我记得小时候,祁姓的人真少,每次去报名登记,人家都要把我的姓写成‘徐’。”今年54岁的祁氏后人祁俊泉说,这是很多祁氏族人经历过的尴尬。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祁氏族人祁玉明从住在孤山镇老庄头的祁灿明处,获得了一套保存尚好的祁氏宗谱,宗谱从明洪武四年(1355年)靖江祁家一世开始记录,截止到1940年,距当时已70载。此后,族人祁金坤见到家谱,立即召集祁氏族人商量。“如果我们现在再不续修家谱,靖江祁氏脉络将断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祁金坤的一番话,得到所有族人赞同。祁金坤主动承担起祁氏宗谱续修主编的重任。2011年12月,靖江祁氏宗谱编修委员会成立,祁祥坤任编修委员会主任。
续编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根拾遗。所幸,在宗谱第一页,就记载着始祖祁奚,源自山西。
远赴山西寻根问祖
2014年10月18日,祁祥坤、祁金坤、祁俊泉、闻伟(祁氏外孙)等组成寻根探源小组,踏上了山西寻根之路。
寻根小组一路穿过灵岩隧道、锦绣峰隧道……天色渐晚时,穿过一线天隧道、西苑隧道,进入山西境域。翌日下午,祁氏后人来到了太原祁县,当看祁氏祖先祁奚的石像屹立在祁县中心文化街时,大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到了火车站,大家寻访到了更高大的祁奚像。此后,寻根小组一一寻访祁奚父子陵园的管理员、祁县档案馆及祁县祁氏族人祁文林,了解祁氏家族发源、迁徙的故事。
经反复考证,寻根组终于理清了脉络。原来,春秋时期起,祁氏先祖居于山西。北宋末年,金兵渡过黄河攻至北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宋钦宗赵桓议和,将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割让给金国。第二年,因金兵作乱,宋高宗赵构南迁金陵时,北方人大都南迁,祁氏先祖也迁徒至江苏各地。明清时期,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时,很多祁氏又被分迁到江苏等地,靖江祁氏先祖从山西太原迁徒扬州府泰州郡,于明洪武四年又从泰州海陵迁徒靖江。公元1500年左右,又有人迁徒到江阴、常州、武进、河南等地,也有外地祁氏迁至靖江。
续修12本《祁氏家谱》
回靖后,祁氏宗谱编修委员会开始在靖江范围内遍访祁氏族人。经过几年的寻访,他们确认,靖江有斜桥、西来、季市、孤山等16支祁氏分支,共有祁氏族人3000余人。
此后,40多名祁氏子孙赶到靖城街道龙王村,祭扫明代先祖祁露之墓。祁露之墓是祁氏家族在修建家谱过程中发现的,距今已有416年历史。热衷研究靖江历史文化的徐汝明得知祁家修宗谱的消息,主动找到祁金坤,告诉他靖城街道至今仍有祁家先祖的墓穴。得知这个情况后,祁金坤当即和徐汝明一起找到该处村民,寻得一块明代的墓砖,上有记载,这是祁露之墓。祁露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卒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2008年,这名张姓后人在责任田挖到了明万历年间的祁露墓,帮忙搬迁至现在的龙王村张家桥庙宇港东侧,并收藏了墓内一块一尺见方的砖质墓志铭。今年清明节前,祁氏族人又将祁露墓迁至斜桥夏仕港桥附近,目前墓地仍在修葺,以便后人祭扫。
2015年3月,祁氏族人代表应祁县人民政府邀请,作为全国祁氏族人靖江代表参加了祁公文化研讨会。同时,编委会还向祁氏族人分发了家风家训讨论稿,大家反复讨论后一致通过,于2014年制定了祁氏家规、祁氏家训,供祁氏族人作为日常行为规范和向导。
几年来,通过祁氏族人的共同努力,靖江《祁氏家谱》已修订完毕,目前已交至印刷厂排版待印。今年10月,这套共12本的《祁氏家谱》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