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打造“一中心一基地”主要载体

19.04.2016  12:11

  
      长期作为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主战场的开发区,新形势下也遭遇了新的挑战。对此,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以进一步加快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 总体要求

  成为江苏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

  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排头兵

  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 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开放创新双轮驱动

  鼓励联合科研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建设高价值链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在海外建立科创服务中心。

  建设区域创新高地

  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打造若干产业创新中心,鼓励发展创新促进机构,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开展智慧产业园建设。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通过设立创投引导基金等搭建人才与产业对接平台,加大支持高端人才境外股权投资等,支持设立综合性大学分支机构、中外合作办学、兴办产业研究院。

  ● 产业结构迈上中高端

  发展智能制造

  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

  实施一批重点示范应用工程

  加快自动识别等制造技术普及

  提高企业系统化整合能力

  发展互联网经济

  打造一批互联网产业园和众 创园、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

  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推动行业龙头建设特色平台

  加大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壮大平台经济等新型业态

  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 主动融入自贸区战略

  打造实施自贸协定示范平台

  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境金融等方面争取先行先试。

  提升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水平

  重点做好深化集中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改革,全面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便利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全面推广外资项目“单一窗口、并联审批”改革试点。

  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

  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和联动发展

  ● 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

  稳定外贸发展

  优化贸易方式

  发展服务贸易

  ● 创造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新平台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优化外资结构

  创新招商方式

  发展总部经济

  ● 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

  创新生态工业园区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 科学统筹规划

  强化规划引领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 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

  建立“”、“”新型政商关系

  形成工作合力

  ● 专家点评

  保持开发区的领先优势

  中国开发区协会秘书长 关 嵘

  开发区经济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多年来一直在全国位居前列。但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开发区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更好发挥生力军作用。几天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苏的做法符合这个《意见》的要求,也契合本省的实际。

  保持江苏开发区的领先优势,必须在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的同时,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总结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使得开发区这扇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深化改革中勇于突破,继续起到探索引领作用。同时,江苏的开发区要在“共享”上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品牌输出,带动周边,更多承担开发区合作共建的示范作用,成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