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国家战略转化为发展优势 拥抱长三角淮安再添新动能
9月20日,省委省政府在淮安举行江苏高铁建设暨宁淮铁路开工动员会,正式拉开宁淮铁路开工建设的序幕。宁淮铁路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实现淮安、南京之间1小时通达,对加快淮安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表示,对接长三角,融入长三角,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转化为淮安的发展优势,是淮安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大战略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将为淮安用足用好长三角高端资源、加快振兴崛起提供不竭动力。
国家战略包含多重“淮安元素”
9月16日,一列动车呼啸驶入高铁淮安东站,正在建设的徐宿淮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连淮段开始联调联试,预计今年12月具备开行条件。
徐宿淮盐、连淮扬镇和宁淮铁路的建设与运行,将改写淮安不通高铁的历史,拉近淮安与长三角各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加快淮安融入长三角进程。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为真正融入长三角,淮安市全面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除铁路干线外,还加快推进淮河入海水道叠加二级航道建设,实施高速公路提档加密,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以增强与长三角区域城市间的快速通达能力。
“对于淮安而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淮安市市长蔡丽新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促进城市圈联动发展;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加快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启动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淮河治理重大工程等。这些“淮安元素”,释放出了淮安未来发展的多重利好。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淮安为全面融入长三角谋划的“五篇文章”之一。为主动接受辐射带动,努力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插上“翅膀”、增添“引擎”,淮安市重点谋划“五篇文章”,即依托重大基础设施,做好互联互通文章;依托挂钩合作机制,做好产业承接文章;依托战略功能定位,做好对接服务文章;依托高端优质资源,做好民生改善文章;依托虹桥展示中心,做好宣传推介文章。
为长三角一体化作出“淮安贡献”
9月20日上午,淮安市白马湖畔翠竹青青,湖上游船点点、浮光跃金。这种令人惊艳的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
白马湖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书苏介绍,近年来,淮安市实施退圩(渔)还湖、清水入湖、清淤净湖、生态养湖“四湖工程”,白马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每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其中约30%来自长三角地区。“宁淮城际高铁通车后,来自南京的游客还会增加。”
淮安旅游资源丰富,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2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6家。金湖县、盱眙县、洪泽区、淮安区、清江浦区相继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为打造长三角知名旅游目的地,淮安市充分挖掘运河文化、西游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戏曲文化等特色文化,创新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构建“一核两圈五板块”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使淮安真正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
近年来,淮安市紧扣“一区两带”发展战略和“航空货运枢纽”功能定位,彰显“生态文旅水城”特色,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航空物流、生态文旅、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体系,努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做好对接服务文章,体现淮安作为,作出淮安贡献。
同时,该市还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打造“淮味千年”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成为长三角名优农产品供应地,将淮安建成长三角绿色有机安全的“米袋子”“菜篮子”。
推动长三角高端资源流向淮安
9月26日至27日,在江苏省农科院组织下,长三角农科院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在洪泽区举办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观摩培训会,现场传授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长三角一体化,为淮安用好用足高端资源提供机遇。”淮安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长三角的一员,淮安主动加强与各兄弟城市之间开放、互动、融合发展,推动长三角优质高端资源流向淮安。
今年7月27日,宁淮特别合作区揭牌,成为南京与淮安共同打造的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协同发展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作为淮安对口挂钩合作城市,南京将在产业发展、园区共建等方面给予淮安大力支持。
产业合作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长三角地区来淮投资企业呈现数量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产业层次越来越高的特点,成为淮安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共有200多家总部设在上海的企业来淮投资,在淮兴业的浙江人超过10万名、投资企业超过2000家,淮安荣获“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称号。
下一步,淮安还将继续聚焦“433”现代产业体系,依托长三角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和产业高端优势,加强跨区域“双创”合作,推动淮安与兄弟城市在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食品等领域产业链、创新链的协作互补,促进淮安产业转型、加速迈向中高端。
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淮安还主动对接上海、南京等地的高端资源,全面扩大和深化双方在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各类优质资源向淮安集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彭广余 李先昭 姚莉莉 容菲)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