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新材料——三大产业积蓄常州经开区发展新动能

31.08.2015  19:44

  从发源苏南模式的三镇,到央企民企集聚的三街道,新成立的经开区,是常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新材料列入十大重点领域。三大产业集聚的经开区,站在了国家重点发展产业的政策风口,扛起经济大梁,成为强劲的增长极。
   轨道交通
   开出常州“智”造火车头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在经开区,由轨道交通产业园打造的产业列车,正借助“科研+产业”的双轮驱动,拉动轨道交通产业迅速前行。
  在潞城街道,占地面积273亩、一期投资2.655亿元的常州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建设项目正加紧建设。2万平方米的车辆总装联合厂房桥架、支架安装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基础安装及一公里的城轨车辆动态调试专用线铺设,预计2016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150辆城轨车辆的生产能力,并储备第二期城轨车辆大修业务的基础条件。项目投产后,将开启常州轨道交通的“整车制造”时代。
  “整合常州轨道交通产业的资源,开创常州城轨车辆整车制造史,为常州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园,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资产部部长陈利平介绍,公司将利用自身在轨道交通装备及高端制造业方面设备、技术优势,结合园区及长三角地区强大的配套制造能力,打造国内重要的新型城市有轨电车制造基地和海外出口基地。
  创建于1959年的中国南车戚研所,已经发展成拥有3个产业化基地、年销售超过50亿元的现代化企业。该所走出一条“铁路产品—延伸产品—产品服务”三位一体、齐头并进的发展道路,目前已在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钩缓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轨道交通零部件、齿轮传动系统、铁路工程机械等多个产业板块。其产品中,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动车组齿轮传动系统是中国唯一自主品牌。投资1000万元建造的MES智能制造执行系统将于年底投用,能提高轨交产品的生产效率。
  在全国,预计今年有超过40个城市新建85条轨道交通线路,城市轻轨车辆的需求将达到2万辆以上。这一市场前景,为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带来利好。据统计,目前经开区已经集聚了近百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年产值达300多亿元。园区企业与美国GE公司、加拿大庞巴迪等跨国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上海交大、大连机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大量科研课题。围绕铁路装备、铁路工程、铁路供电设备产品和城市轨道交通整车产品这四大板块,轨道交通产业正通过建链、补链、强链,朝着“深耕常州、开往世界”的目标,一路疾驰。
   智能电网
   300多家企业点亮“产业之灯”
  
从传统电网到智能电网,中国电网建设进入了“2.0时代”。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十大重点应用领域之一,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搭上了驶向春天的列车。在经开区,300多家智能电网企业共同点亮“产业之灯”,年销售额达170多亿元。
  曾填补国内柔性输电技术领域空白的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博瑞电力自2007年创建以来,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新能源接入技术、智能电网一次设备技术等领域进行产业化研发,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高端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两大电网五个发电集团。今年,博瑞又新研发高压直流换流阀,该项目最近通过了中国电机学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总经理助理刘海彬表示,今年9月,占地1.3万平方米的1100千伏特高压换流阀生产厂房及实验大厅即将开建,总投资2.5亿元,预计明年7月建成投用。这将成为博瑞电力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同样是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的发展主旋律。依靠母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力量,凯隆电器每年推出两个以上新品,公司的电器产品在节能、降耗、小型化和智能化上不断突破。目前,投资近2.5亿元的智能电网断路器产业化项目一期正在加紧建设。明年6月投产后,一期年产值能达3亿元,年利税4000万元。
  作为重点打造的产业之一,经开区正加强对智能电网产业的引导,推进产学研集成创新,努力打造产品覆盖面广、产业分工明确、自主创新能力强、集约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智能电网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新材料
   描绘全新产业发展蓝图
  
“以遥观为核心区域,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打造经开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眼下,经开区正在描绘一张新材料产业发展蓝图。经过几年努力,遥观镇新材料产业形成了良好的基础,涌现了长海股份、强力新材、博杰新能源、双盛新型装饰材料等一批骨干企业。
  走进江苏长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各个生产车间、每条生产线都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行。“国外的订单45天以后才能排单,急单都被回绝了,实在来不及做。”公司董事长杨国文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海股份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完成销售额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左右。
  长海股份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玻纤制品生产企业,产品终端用户覆盖汽车制造、建材装饰、道路交通、电子信息、石油管道等各大工业领域,并出口北美、欧洲、南非、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3月,长海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公司投入7.5亿元,建造了年产7万吨无硼无氟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引进了国际一流池窑拉丝生产工艺,实现了机器换人,产能提升了一倍。
  遥观镇经发科科长石伟杰表示,目前,长海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8亿元夯实玻纤主业:拟投资4.6亿元,实施环保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拟投资1.1亿元,实施原年产7万吨E-CH玻璃纤维生产线的扩能项目;拟投资1.2亿元,实施年产7200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型复合材料生产线项目;拟投资6000万元,实施年产4万吨不饱和树脂生产技改项目。这些项目完成后,长海股份的发展速度将更快。
  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少数从事光刻胶专用化学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今年3月24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主要投向年产620吨光刻胶专用化学品、年产4760吨光刻胶树脂、新材料中试基地以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从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常州市科技局